第1602章 重担在肩

李复看着开始忙碌起来的队伍,又看向身旁虽然稚嫩却努力挺直脊梁的太子。

“承乾,赈灾这场仗,从咱们离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如今,咱们是真正的到了战场了。”

小主,

李承乾压着自己心中的震动,微微颔首。

此刻,他不仅仅是东宫太子,还是朝廷特使,两种身份叠加在一起,肩膀上的担子更重。

当灾民知道来赈灾的是大唐的太子,他们能够安心。

但是身为太子,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也的确是要让他们安心。

东宫的旗帜、节幡在秋风中扬起,快马奔出,铜锣敲响,官差洪亮的声音穿透了悲泣与嘈杂。

“朝廷赈灾使,东宫太子驾到!!!!”

“前方设点施粥义诊——百姓们勿再前行,就地等候安置——!”

这声音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在麻木的流民群中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李承乾突然停住。

“王叔,我得换一身衣裳。”李承乾转头看向李复。

“好。”李复微微一笑。

他自然知道李承乾是打的什么主意。

李承乾翻身下马,钻进了后头的马车,在内侍的服侍下,在马车里换上了一身杏黄的太子常服,只是头上并未重新束金,仍旧是带着皮制的发冠。

再次从马车里出来,年轻的太子虽然仍旧一脸凝重,但是身姿挺拔,意气风发。

储君在此,与尔等同在。

翻身上马,继续前行。

管道上,无数双原本绝望的眼睛抬了起来,难以置信地望向那鲜明的旌旗,望向被簇拥着的杏黄身影。

窃窃私语声、低泣声、乃至带着一丝希望的惊呼声开始响起,那微弱的光,在许多人的眼中重新闪烁。

朝廷赈灾的官员来了,为首的还是大唐的太子殿下!

朝廷来救他们了!!!

流民迅速变得井然有序,不再盲目的赶路。

他们没有欢呼,他们没有力气欢呼。

只有呜咽,只有哭泣,麻木的脸上遍布泪水。

李承乾感受着那无数道汇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了期盼、哀求、和近乎信仰的依赖。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喉咙口的哽咽和鼻尖的酸楚,将脊梁挺得如同身旁的王叔一般笔直。

目光坚定。

自己要立得住,只有自己稳如泰山,百姓们才会安心。

不能慌,不能乱,更不能怯。

轻轻一夹马腹,白马迈着稳健的步伐继续前行。

队伍的速度慢了下来,换上这一身衣裳起,他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如何治理国家的学生了。

江山社稷的重量!

探子快马加鞭而回,带起的尘土在夕阳下格外显眼。

“启禀殿下!前方五里处,发现一座废弃城镇,规模不小,屋舍大多残破,被大水冲毁。”

“城镇东侧有一片丘陵高地,地势开阔干燥,临近水源,极适合搭建临时营地,安顿百姓!”

“只是,如今水源不算干净。”

李复看向李承乾。

“水源不干净不要紧,抓紧让百姓和队伍安置下来,其他的都能想办法。”

李承乾认真点头,振奋精神,立刻追问,“城镇情况如何?可还有百姓滞留?高地距离水源有多远?”

探子显然探查得颇为仔细,迅速回答:“回殿下,镇上百姓大多已逃难离去,空无一人,只余下一些行动不便或故土难离的老人,约摸二三十人。高地旁的溪流虽因雨水有些浑浊,但水流尚算充沛。”

信息详尽,条件比预想的要好。

“好,仪仗、护卫,陪同本宫与王叔先行。”

“其余人手,分散开,引导周围流民有序聚集。”李承乾吩咐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