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背信弃义

“如此一来,带着功劳,留在长安,朝廷也会再去重用这样的人。”

“所以带兵打仗嘛,不要在意眼前这点委屈,不要想着个人那些功劳。”

“目光放长远,站在高处看一看,凡事利则动,不利则静,一方面要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去看,一方面要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去看。”

“即便是攻打一个地方,但是不要只盯着那一个地方去看,看看四周,里甚至看看远隔千里之外的对手,毕竟,这边一交手,说不定另外一边看着你这里打的如火如荼的,就想着从另一边占便宜呢?”

这就跟你在前走路,后头有人突然犯贱,盯着你的屁股就想来一记千年杀。

又或者在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手滑,你光顾着弯腰捡肥皂了.......

这能行吗?

大唐决不能成为“兄弟你好香”里的兄弟。

到时候史书记上一笔,那真是够丢人的。

“打仗这种事情,不能你得了小利,结果让旁人捡去了大的利益,这不是为他人作嫁衣吗?”

李复说完,叹息,摇头,故作高深三连。

没办法,瞅见王玄策了........

干脆顺带着跟李承乾唠唠这回事吧。

李承乾当时听着,只觉得王叔这番话高屋建瓴,将用兵之道上升到了战略全局的高度,令他受益匪浅。如今结合李道彦之事再细细品味,更是觉得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李道彦可不就是“逆势而动”的典型?为了眼前几千头牛羊的小利,悍然背弃盟约,不仅将朝廷在西域的布局和信誉置于险地,更给了周边势力可乘之机。

“信”立,则万国来朝,四方宾服;“信”失,则人心离散,步步维艰。

如此看来,李道彦真是死不足惜。

即便是宗室,也绝不能例外。甚至,正因为他是宗室,才更要严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舆图卷起,放置一旁。

这件事无须自己多想,阿耶会妥善处置,这也不是东宫太子能够干预的。

思来想去,即便李道彦能够留一条命,惩罚也绝对不会太轻。

因为此风不可长,在外带兵打仗的将领,绝对不能犯这样的毛病。

东宫庭院中已经开始落叶的树木,秋意已浓。

李道彦在外办的事儿,捂都捂不住,更别说去收拾烂摊子的,是李绩。

那是李复的老丈人。

李复在庄子上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直说李道彦这个时候办的事儿,是真的蠢。

大唐为什么打高昌?

因为高昌劫掠大唐边境。

所以大唐发兵打仗了。

你踏马.....

你带兵去劫掠党项,去劫掠给你带路的向导.......

拓跋赤辞不干你?

这当真是个烂摊子。

自家老丈人但凡去的晚一点,这摊子收拾都收拾不起来。

书房里,李韶的神色中,带着浓重的担忧。

亲爹又要上战场了。

打的还是师出无名的仗。

“蠢货!简直是蠢不可及!”李复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眼下传回来的消息,党项只是在阔水据险阻击李道彦。”李韶说道:“陛下已经派人去安抚党项了......”

李复摇头。

“打是一定要打的,就看岳父他能不能赶得上了,如果赶得上,在打之前把李道彦给绑了,押回长安治罪,安抚党项,那一切好说。”

“如果赶不上,那就有大麻烦了。”

“拓跋赤辞要是不反击,他以后还怎么在党项各部立足?人家不把他李道彦堵在阔水往死里打,都算客气了!这烂摊子……”

李复一想到自家老丈人李绩要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就一阵头疼。

李绩能力是强,可这局面也太被动了。

党项人怒火难消啊。

“岳父大人这次,真是接了个苦差事啊。”李复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希望他能尽快稳住拓跋赤辞,把李道彦那个蠢材弄回来,别再节外生枝了。”

“事情即便是结束,岳父也要在那里驻守上好一阵子。”李复叹息:“夫人,你让老赵去准备些上好的药材和皮货,等到战事稍缓,给他送过去,那边是苦寒之地,让他多保重身体。”

李韶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