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称霸,是变法图强。
楚国称霸,是吃自己人(旧贵族)的尸体,然后变强!
刘邦闻言哈哈大笑,点头道:
“没错,楚国就是这么一个奇葩的存在。”
“战国时代,各国变法后基本都是郡县制,只有楚国这个奇葩直到战国末期还是春秋时代的封建制度!”
“别的战国七雄,地图上有多少疆域,国君就能控制多少疆域。”
“偏偏楚国就不同,直到灭亡时,国君实际控制的疆域可能也就地图疆域的一半!”
“所以楚国不单单是对外扩张能变强,对内吃其他贵族的封地也能变强,哈哈哈。”
刘恒看着大加嘲讽楚国的刘邦,表情不由古怪。
父皇,您是不是忘了自己出身的沛县历史上就是楚国的地盘?
但刘恒马上想起另外一件事。
父皇可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狂热粉丝,而沛县这个地方历史上也曾经是魏国的地盘。
换句话说,父皇显然更愿意承认自己是魏国人,而非楚国人。
否则楚国也有一个和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黄歇,为何父皇就不当黄歇的粉丝?
彻底明白的刘恒连连点头。
“父皇您说得对,楚国实在是太奇葩了!”
他可没心思去探寻究竟沛县应该算是魏国还是楚国的地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金幕中的画面重新出现了变化。
【随着时间过去,四名改变历史的人物开始先后登场。】
【公元前329年,楚国郢都。】
王宫之中,楚威王熊商躺在床榻上,已经气绝。
他的儿子熊槐在昭、景、屈三大公族大臣们的簇拥下,正式坐在了皇位上。
这些公族大臣的行列中,镜头特地在其中一人身上停留,给了特写。
【屈原。】
下一个镜头就是熊槐单独召见屈原。
屈原非常恳切地开口道:
“大王,吴起的改革是对的。我们楚国如果再不进行改革,摆脱过去封建制度的桎梏,迟早都会被变法强盛起来的其他国家灭亡!”
刚刚登基的熊槐点了点头,非常有危机感地开口道:
“屈卿,你的话是对的。寡人任命你为左徒,就由你来负责改革吧!”
【或许是吸取了楚悼王的教训,熊槐并未将屈原任命为相当于其他国家相邦之位的令尹。】
【没有足够的权势,再加上楚国内部的旧贵族们已经在对抗吴起时有了经验,屈原的改革很快以失败告终。】
【改革失败的屈原被贬官为负责教育的三闾大夫,无法再过问国事。】
【就在屈原失败后不久,另外一位国君也走上了变法图强的道路。】
【公元前326年】。
【赵国,邯郸。】
赵国宫殿灵堂中,静静地躺着赵国国君赵语(赵肃侯)的尸体。
一名头戴诸侯冠,面容颇为稚嫩的十多岁少年跪在赵语面前,表情悲伤。
他就是赵语的儿子和继承人,赵国新的国君赵雍。
在历史上,赵雍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谥号——赵武灵王。
脚步声响起,赵语为赵雍留下的托孤大臣,赵国相邦肥义脚步急促地走进来,沉声道:
“君上,齐国和燕国也派兵来了!”
【赵肃侯在位时,和魏国进行了长时间的征战,成为帮助齐国让魏国霸业衰落的最重要棋子。】
【但直面霸主的愤怒并非没有代价,多年大战之下的赵国极度衰弱,也因此引来了战国群狼的觊觎。】
邯郸城外,整整六万大军聚集,直接包围整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