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叔!我娘说这是海边捡的,能给小船当舵!”她把贝壳往木片上一放,还真像那么回事。

林凡往她手里塞了块新木片:“今天刻小船,先把船身削平,别着急刻帆。”

丫丫使劲点头,蹲在石桌旁,小刻刀舞得飞快,木片边缘削得坑坑洼洼。

太阳爬到树杈时,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

那个刻小狗的男孩,今天扛着个芦苇杆,杆上还绑着片荷叶。

“我爹说这能当船桅杆,”他举着芦苇杆喊,“荷叶当帆,比碎布好看!”

二柱子一看乐了:“这荷叶跟我家锅盖似的,能撑住不?”

结果刚把荷叶绑上,“哗啦”一声,荷叶碎了一半。

男孩急得直跺脚,二柱子赶紧说:“没事,我给你换片大的,保准结实。”

林凡教孩子们刻小船,先把木片削成梭子形,再在中间刻个小槽放桅杆。

“船底要平,不然放不稳。”他手里的木片渐渐有了船的模样,边缘光溜溜的。

丫丫刻着刻着,把船身刻成了圆弧形,像个小元宝。

“我这个是元宝船!能装好多钱!”她举着喊,引得孩子们都围过来看。

二柱子蹲在角落里,跟他的“鞋底船”较劲。

刻刀在他手里不听使唤,不是把船帮刻塌了,就是把桅杆槽刻歪了。

小花走过去瞅了瞅:“你这船咋看着要翻呢?船底都歪到一边去了。”

二柱子挠挠头:“我故意刻歪的,这样能转弯,跟我爹摇的渔船似的。”

中午吃饭,二柱子说要做“鱼汤面”,说是应景。

他往锅里倒水,刚烧开就往里扔面条,结果面条煮成了糊糊。

小花赶紧往里面扔了把青菜:“加点菜好看点,孩子们不挑。”

孩子们吃得可香了,呼噜呼噜喝着糊糊,说比家里的面条有味。

下午风挺软,孩子们举着小船在院里跑。

丫丫的元宝船最惹眼,她把贝壳舵绑得牢牢的,还在船尾系了根红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