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高级权限访问。】电子音似乎多了一丝不同的波动,【识别:核心传承者。开放部分深层数据库及设施权限。】
战琦的意识在信息的洪流中穿梭,他“看”到了方舟内部更多隐藏的区域:武器库中封存着基于规则层面的非致命性防御系统;数据库深处埋藏着关于“深渊”网络中其他可能“薄弱点”的坐标推测;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生态培养库,里面保存着来自人类文明鼎盛时期的多种动植物基因样本!
卡珊德拉的准备,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充分!她不仅留下了武器和苗圃,更留下了一个微缩的、可供文明重启的“诺亚方舟”!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战琦睁开眼,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尽管这光芒深处带着无法磨灭的悲恸,“方舟‘伊甸’本身就是一座宝藏。我们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知识,修复损伤,优化根须,然后……选择下一个目标。”
小主,
他看向雷克和科学官们:“在莉莉苏醒之前,或者说,在我们找到新的方法之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座方舟重新强大起来,并将卡珊德拉留下的‘根须’,更隐蔽、更有效地播撒出去。”
目标依旧,道路却已不同。他们失去了疾风骤雨的利刃,转而需要成为耐心而坚韧的园丁,在绝望的土壤中,小心翼翼地培育着那微弱的反抗之火。
方舟之外,宇宙坟场重归死寂,但方才那场短暂而诡异的规则扰动,如同投入深水中的石子,其涟漪正向着“深渊”网络不可测的深处扩散而去。
而在那能量屏障之内,莉莉如同沉睡的冰雪公主,她的意识破碎沉浮于虚无,唯有胸口那一点几乎熄灭的“秩序之种”残光,还在以极其缓慢的频率,顽强地搏动。
余烬尚存,回响未绝。人类的抗争,以另一种形式,在这最终的避难所中,悄然延续。
希望如同风中的残烛,摇曳不定,却并未熄灭。莉莉的沉睡与方舟的创伤是沉重的打击,但战琦的发现——卡珊德拉留下的完整知识库与隐藏设施——为他们指明了在绝境中继续前行的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以“信使号”残存的计时系统计算),方舟“伊甸”内部如同一个从重创中缓慢复苏的生命体。战琦、雷克和两名科学官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了工作。
战琦成为了新的“园丁”。他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根源古树”之下,通过蓝印与古树及方舟核心数据库深度连接。他不再试图强行催生,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学者,梳理、理解着卡珊德拉留下的浩如烟海的知识。他学习着那些关于规则本质、意识海结构、以及“深渊”网络拓扑的艰深理论,试图找到在不依赖莉莉“混沌潜能”的情况下,优化和培育“反制根须”的方法。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没有了莉莉那独特的适应性作为缓冲,卡珊德拉那冰冷、绝对的智慧直接冲刷着战琦的意识,好几次都差点让他精神过载,额间的蓝印也因此时常传来灼痛般的警告。但他坚持了下来,凭借着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练出的坚韧意志,一点一点地消化着这些远超人类文明巅峰的知识。
成果是显着的。在他的引导下,“根源古树”的活性开始缓慢恢复,虽然远未达到之前的水平,但已经能够重新启动对“隐匿型”和“信息伪装型”根须数据的优化编译。新的根须模型不再追求强力的净化,而是更侧重于极致的隐蔽、信息的伪装渗透,以及利用“深渊”网络自身规则漏洞进行“寄生”和“惰性化”污染。
雷克指挥官则承担起了“守卫者”与“工程师”的角色。他利用获得的权限,仔细检查了方舟的每一个角落,熟悉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防御系统——主要是基于空间扭曲的偏转力场和针对低级别“深渊”造物的信息干扰器。他组织科学官,利用方舟内部尚能运作的纳米修复单元,一点点地修复破损的舱壁和能量管道,稳定内部环境。他甚至在那小片生态培养库中,尝试着激活了最基本的光合作用模块,看着那微弱的人造阳光照射在保存完好的植物种子上时,这位铁血军人眼中也闪过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动容。这不仅仅是生存,这是文明的象征在死寂中倔强地存续。
科学官们则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他们分析着“混沌之光”与“清理者”相互作用后残留的规则畸变数据,虽然无法复制那恐怖的力量,但却从中提炼出了一些关于“深渊”规则稳定性的宝贵参数,为优化根须的“寄生”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同时,他们也时刻监控着方舟外部的能量环境,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时间就在这种高度紧张却又按部就班的节奏中流逝。能源储备在缓慢消耗(维持在 25% 左右),方舟的创伤在一点点愈合,新的、更加隐蔽的“根须”原型正在古树内部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