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镇的防御则更倚重渔民“义兵”。明州多岛礁,水道复杂,单靠军镇的楼船难以全覆盖。镇将王勇索性挨家挨户走访渔村,号召渔民组成“义兵”,每村选十个熟悉水性的汉子,配备铜锣和火箭,发现倭船就鸣锣示警,发射火箭报信,军镇的楼船则按信号驰援。有功者赏钱、免赋税,若牺牲了,家人由军镇供养。
“王将军,您就放心吧!”明州最大的渔村村长拍着胸脯,“俺们渔民最恨倭人,不用您说,见了他们就没好事!昨儿个张老三还说,他夜里撒网,远远看见艘可疑的船,立马就放了火箭,虽说最后发现是新罗的商船,可这警惕性没错吧?”
王勇大笑:“没错!就得这样!宁可错认,不能放过!”
三大海防镇建立不过半年,效果就立竿见影。莱州沿海,倭盗的踪迹几乎绝迹;海州的商船往来如梭,漕运量比去年翻了一倍;明州的渔民重新敢去远海打渔,渔获多了,日子也宽裕了。
这日,李承乾在紫宸殿看着沿海各州的奏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裴炎站在一旁,指着奏报上的数字:“陛下您看,莱州的秋粮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海州的商税涨了四成,明州的渔民甚至自发组织船队,帮军镇运送补给。”
“民心安,则海疆固。”李承乾放下奏报,语气里带着欣慰,“当初设海防镇,有人说劳民伤财,现在看来,这笔钱花得值。”
正说着,内侍呈上薛仁贵从莱州送来的密报,说倭国那边有了新动静——苏我入鹿为了挽回颓势,在博多湾又招了两千浪人,还想联合南边的海盗,伺机偷袭明州。
“看来苏我氏还没死心。”裴炎眉头微蹙。
小主,
“正好让海防镇练练手。”李承乾不以为意,提笔在密报上批复,“令明州镇加强戒备,联合义兵设伏,若倭盗真敢来,就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
消息传到明州,王勇立刻召集义兵头领议事。渔民们听说倭人可能来犯,个个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