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城。
原兖州牧、如今的礼部尚书刘岱立于堂下,目光落在高坐主位的大将军刘昆身上,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当年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袁绍为盟主,意气风发,号令天下。
那时,袁术、韩馥、曹操、孙坚、公孙瓒、张邈、陶谦、孔融,乃至他自己,谁曾真正将刘昆这个出身没落的汉室宗亲放在眼里?
谁能料到,数年光阴流转,风云骤变。
昔日叱咤一方的豪杰,如今竟大多折戟沉沙,灰飞烟灭。
韩馥昏聩,以至于冀州被袁绍谋夺,自己更是客死他乡。
孙坚战死沙场,英年早逝。
袁绍、公孙瓒兵败身死,宗族覆灭,连名字都成了史书中的寥寥数语。
曹操、张邈、孔融,只得仓皇远遁避祸,唯恐触其锋芒。
而如今,高坐堂上、执掌天下权柄的,正是当年那个被众人轻视的刘昆。
更令刘岱唏嘘的是,刘昆并未因旧怨而斩尽杀绝。
自己困守孤城的时候,刘昆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不计前嫌,挥师来援,一举解围。
不仅救了他的性命,更保全了家族荣辱。
此后,刘昆还授他礼部尚书之职,位列六卿。
虽无实权在握,却已是位极人臣。
比起袁绍等人身死族灭的结局,已是天壤之别,何其幸哉!
想到此处,刘岱心头一热,不由得上前一步,撩袍跪地,深深一揖,声音微颤:“大将军于属下有再生之恩,此等大德,昆冈难灭,属下此生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刘昆端坐主位,神色温和,轻轻抬手虚扶:“刘尚书言重了。你我同为朝廷重臣,更是汉室宗亲,血脉相连,理应守望相助,共扶社稷。何谈恩德?不过是各尽其责罢了。”
他语气温和,却字字如春风化雨,直入人心。
刘岱听罢,眼眶一热,竟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抬头望着刘昆,只见其眉宇间从容镇定,气度恢弘,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敬服。
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风!这才是能定天下、安黎民的柱国之臣!
两人一番言语往来,虽皆是客套谦辞,却情真意切,彼此推崇,令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可也有人暗自摇头,只觉这番“你捧我、我抬你”的场面话,未免太过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