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近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更添儒雅之气。
此刻,他手捧文书,正条理分明地汇报着粮草辎重的筹备情况。
“高将军,鲁都督,郡内库存粮秣已按唐王钧令,尽数调拨至军前,足供大军两月之需。此外,另紧急赶制了十万支箭矢、一万柄环首刀,亦已悉数交付军中。朐县港口所有可用船只,包括下官的座船,皆已登记造册,听从鲁都督统一调遣。”
他的声音中气十足,显示出极高的行政效率和处变不惊的能力。
正是诸葛玄的全力保障,数万大军才能在此迅速完成集结。
右下首,海军都督鲁肃安然端坐。
与高顺的冷峻刚毅不同,鲁肃气质温文尔雅,面带谦和之色。
但眉宇舒展之间,自有韬略暗藏。
举手投足从容不迫,显露出大将之风。
此次跨海远征的所有水军事宜,包括航行指挥、登陆策划等等,皆由他全权负责。
帐下,颜良、文丑、韩德、蒋义渠等一众战将按剑而立。
虽静默无声,但一股压抑不住的战意已在帐中弥漫。
高顺微微颔首,铿锵有力地说道:“有劳诸葛府君鼎力相助。粮秣器械齐备,我军后顾无忧矣。”
他转而望向鲁肃,问道:“子敬,近日海况如何?船队何时可以扬帆?”
鲁肃从容答道:“高将军放心。末将连日观测天象,海上东风已渐起,正是利于我军自北向南航行的天时。先前派出的快船也已回报,航路畅通,并无异常。百余艘海船皆已检修完毕,将士登船事宜,预计傍晚前可全部就绪。依末将之见,今夜子时,正当夜深人静,可趁夜色掩护启航。若天公作美,半月之内,必可抵达吴郡海岸!”
“好!”高顺眼中精光一闪。
他霍然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东海舆图前。
手指点在吴郡沿海一处道:“兵贵神速!就定于子时启航!此次跨海奇袭,便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权主力已被张文远和太史子义牢牢牵制在秣陵、丹徒一线,吴郡腹地必然空虚。我军若能如神兵天降,拿下孙权老巢吴县。则江东震动,孙权根基动摇,大局可定!”
鲁肃起身,伸出手指在图上划过一条清晰的线路。
补充道:“将军所言极是。校事府最新密报确认,吴县目前守军不足两千,且多为战力有限的郡国兵。守将孙河,虽为孙氏宗亲,颇有勇力,然谋略非其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