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昆任命荀谌为扬州刺史,自己则亲率得胜之师凯旋回京。
当刘昆率领大军抵达长安时,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传来——交州刺史士燮已在长安等候多时。
在气势恢宏的唐王府中,刘昆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在历史上以长寿和治理交州有方而闻名的人物。
士燮虽已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举止从容不迫。
交州士燮,拜见大王。士燮恭敬地行礼道,听闻唐王大胜归来,卑职特来恭贺。
刘昆静静地凝视着士燮,心中思绪万千。
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老者不仅是三国时期着名的长寿者,更是在交州深得民心的能臣。
而交州那片当世众人眼里的蛮荒之地,在刘昆眼中,实则是未来航海时代的重要基地。
士使君远道而来,这份诚意着实可嘉。刘昆缓缓开口道,然而,朝廷对边陲州郡,必须要有实权管辖。若交州真心归顺朝廷,士使君就留任长安吧。朝廷自会选派贤能之士,前去治理交州。
厅堂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士燮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眼神中透出几分犹豫与无奈。
他明白刘昆的言下之意,这是在给他两个选择。
要么举族迁往长安,要么面对朝廷的征讨。
汉军天下闻名的强悍战力,确实不是他那偏远贫瘠的交州所能抵挡的。
刘昆眉毛一挑,冷声道:“怎么?不愿意吗?”
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士燮伏地应道:燮……谨遵大王旨意。愿举族迁往长安。交州四郡,悉数交由朝廷管辖。
这时,一旁的郭嘉微微俯身,向刘昆进言道:大王,前礼部尚书刘岱刚刚病逝,此职正好空缺。士公在交州素有名望,精通经学。若任以礼部尚书之职,必能使天下归心。
贾诩也在一旁点头附和,补充道:如此既可显示大王的宽厚仁慈,又能使士公发挥所长。
刘昆从谏如流,当即宣布道:士公深明大义,本王特任命你为礼部尚书。
士燮原本紧绷的神情顿时舒缓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一丝丝难以掩饰的喜色。
自己不仅保住了家族,还能在朝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臣,谢大王恩典!士燮由衷地跪拜在地,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随着士燮的归顺,交州不战而定,这无疑为汉室节省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
大王,如今天下仅剩汉中张鲁与益州刘备尚未臣服。荀攸在一旁轻声道。
刘昆轻轻点头,目光深邃。
是的,天下统一的脚步已不可阻挡。
司马懿、孙权、曹操、士燮……这些曾经割据一方、叱咤风云的诸侯,已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过去式。
而征讨汉中张鲁和益州刘备,也应当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