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先是一愣,随即失笑,捏了捏她的鼻子:“你呀,胡思乱想些什么?父皇志在寰宇,岂会拘泥于一个拂林女王?更何况……”他压低声音,“父皇与母后(指上官婉儿,虽未正式册封,但地位等同)情深,与阿史那娘娘亦是患难与共,岂是美色所能动摇?”
拉什米卡娇嗔一声,埋首在他怀中,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她提起此事,并非真是担心,而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提醒——提醒太子,注意皇帝身边可能出现的、来自新附之地的新的影响力。她要在太子的心中,牢牢占据那个最特殊的位置。
四方馆,兰台阁。
索菲娅接到了安苏娜女王从战火稍息的君士坦丁堡寄来的密信。信中,女王详细描述了守城战的惨烈与张巡指挥若定的才能,也透露了战后大唐将更深度介入拂林内政的动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力感。
“……索菲娅,我的女儿,我们或许真的别无选择,只能彻底融入大唐的秩序。那位东方皇帝的目光,似乎能穿透时空……或许,我们的文明,能以另一种形式,在这个庞大的帝国内延续下去……”
读完信,索菲娅独自在院中徘徊了很久。女王的认命,与她心中那份对李琰日益增长的、混杂着敬畏、感激与一丝莫名情愫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她忽然下定了决心。她铺开信纸,开始给女王回信。在信中,她不仅分析了当前局势,建议女王积极配合张巡的工作,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或许,我们可以更主动一些。除了派遣学者和工匠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我们古典时期最精华的哲学、科学、艺术典籍,系统地翻译成汉文,进献给大唐皇帝?这并非屈服,而是展示我们文明的底蕴与价值,让我们能在未来的大唐帝国内,占据一个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位置,而不仅仅是军事征服下的附庸……”
同时,她也写了一封措辞极其恭谨、语气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关切的短笺,通过内侍省,呈送给了李琰。在短笺中,她以藩属国女官的身份,为大唐在西方的辉煌胜利表示祝贺,并“冒昧”地提醒皇帝陛下,西方气候与东方不同,望陛下保重龙体。这是一种小心翼翼的靠近,也是一次情感的试探。
东西两线,战后秩序的重建与利益的角逐,深宫内苑的情感纠葛与权力暗流,都在这帝国的肌体上,生动地演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