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和亲波澜

她以退为进,姿态放得极低,反而更显其心意。

李意走到她面前,凝视着她的眼睛,摇了摇头:“不必。你之才能,于西域,于大唐,皆有大用。太子兄长那边,本王自有回复。你只需记住,在本王麾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无需顾虑其他。”

他没有给出任何关于未来的承诺,但这种坚定的维护,让玛丽公主心中一定,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与更加坚定的光芒。“是,殿下。玛丽明白了。”

李意随后给太子回信,语气恭敬而坦诚。他大大赞扬了玛丽公主的才干和对大唐的忠诚,称其是西域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助力,至于私人关系,则轻描淡写地以“公务往来,并无逾矩”一语带过,并反过来关心太子在京辛劳,祝愿父皇母后身体安康。回信滴水不漏,既回应了太子的关切,也守住了自己的立场。

这场来自东宫的和亲波澜,暂时被压制下去,但种子已然埋下。

与此同时,退守呼罗珊山区的伊嗣俟国王,在经历了漫长的挣扎与绝望后,终于等到了魏王李意那封关于“归义都督”册封的正式信件。

是继续保持波斯国王那早已名存实亡的尊严,在绝望中等待覆灭?还是接受大唐的册封,换取一族之生存,乃至未来可能的复国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伊嗣俟召集了仅存的几位心腹重臣和部落首领,在昏暗的油灯下,进行了最后一次痛苦的商议。

“陛下!不可啊!萨珊王朝千年荣耀,岂能断送在我等之手?若接受唐册封,我等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一位老臣痛哭流涕。

“荣耀?面子?”另一位较为务实的将领惨然道,“如今我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战士们的箭矢都快用尽了!哈立德像狼一样盯着我们!没有大唐的支持,我们连这个月都撑不过去!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能等待罗马和大食两败俱伤的机会!”

“可是……归义都督……这等于将波斯之名,拱手让与大唐啊!”

“波斯之名重要,还是波斯之民重要?!”……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夜。拂晓时分,形容枯槁、双眼布满血丝的伊嗣俟做出了最终决定。他走出营帐,望着东方即将升起的太阳,那是大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