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蒸汽大失败

理查德闻言,一脸茫然,随即失笑:“亲爱的陈,您说的这难道是古希腊传说中希罗的‘汽转球’吗?那不过是哲学家们酒后的玩具,岂能用于实际?欧罗巴如今最先进的,也不过是借助水力或风力的磨坊和抽水机。若真有您说的这种神物,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早就横行七海了!”

此言彻底断绝了陈恪“借鉴”西方的念头。

此时的欧洲,哥白尼的日心说尚且被教会视为异端,瓦特还要再等一百多年才出生。

在动力革命的起跑线上,大明并未落后,甚至因为陈恪的存在,理论上还领先了半步——但也仅仅是半步。

望着眼前依赖风帆的巨舰骨架,再想到火器工坊里,工匠们依然要靠手工捶打、凭经验钻铳管,制造出的火铳规格不一,弹药仍是火药和弹丸,而定装弹药所需的精密机床更是镜花水月……陈恪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蒸汽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为船只提供动力那么简单。

它是一切机械化、标准化的源头活水。

若能成功,凭借蒸汽机驱动的锻锤、机床,就能制造出规格统一、精度更高的枪管、炮膛,后装线膛炮、金属定装弹药才成为可能,大明的火器将真正实现代差碾压。

它更是提升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纺织、采矿、冶金、运输……几乎所有行业都将因获得稳定而强大的动力而脱胎换骨。

届时,大明商品的生产效率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以绝对的成本和质量优势,如同洪水般倾泻到周边乃至更遥远的国度,低价换取原料、白银,实现真正的国力腾飞。

小主,

这,才是他心中救国图强的根本路径。

然而,这一切宏伟的蓝图,如今却卡在了一个最基础的“茶壶盖”问题上。

“是我太心急了……步子迈得太大,终究是不行么?”陈恪揉了揉眉心,嘴角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

他意识到,自己似乎钻进了牛角尖。总想着一步到位,复制记忆中那种相对完善的蒸汽机模型,却忽略了技术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

正当他心情有些低落时,目光无意中扫过船厂一角。

那里,几个工匠正在利用一个简易的杠杆和滑轮组,费力地将一根巨大的桅木吊装到位。

这个画面,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

“需求才是发明之母……”陈恪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逐渐重新亮起光芒。

他想起了蒸汽机发展的真实历史。

瓦特改良蒸汽机,最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解决矿井排水这个具体而微的实际问题吗?

早期的纽科门蒸汽机,效率低下,笨重不堪,但它确确实实解决了当时矿业发展的痛点,从而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有了后续的一次次改进。

“对啊!”陈恪猛地一拍栏杆,把旁边的阿大吓了一跳。

“我不该要求他们一开始就去造一个能驱动千吨巨舰、带动精密机床的完美蒸汽机!那太遥远了!”他语气变得兴奋起来,“应该先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应用做起!解决眼下最迫切、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