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军饷粮草

陈恪本人更是心中巨震,以至于在叩头谢恩、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时,手臂都微微有些僵硬。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预想过很多种可能,甚至包括朝廷只让他作为副手辅助胡宗宪,或者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行动。

唯独没有想到,嘉靖皇帝会如此干脆利落,将这副千斤重担,毫无保留地、完全地压在了他一个人肩上!

按常理,如此大规模的跨海远征,涉及复杂的后勤、兵力调配以及与周边势力的协调,理应由一位资历更深、地位更高、能够镇得住场面的重臣挂帅,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

胡宗宪久历东南,熟悉倭情,与各地文武交道颇深,由他总揽,可以避免许多因资历不足可能带来的掣肘。

陈恪原本也以为,嘉靖大概率会做此安排,自己能在胡宗宪麾下作为主力先锋,已是理想结果。

可如今……圣旨白纸黑字,只提了他陈恪一人的名字!“总揽”、“皆听节制调遣”,字字千钧,将他推到了最高指挥官的位置上,上面再无旁人。

这反而让陈恪感到一丝不安。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挤出一副感激涕零、诚惶诚恐的表情,恭敬地送走了传旨太监,并让阿大奉上早已备好的丰厚程仪。

接下来的接风宴席、与同僚的应酬,陈恪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直至深夜,宾客散尽,喧嚣落幕。

书房内,烛火摇曳,只剩下陈恪与常乐二人。那卷圣旨被郑重地放在书案正中,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陈恪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常乐细心地将一杯安神的热茶轻轻放在他手边的几上,走到他身边,柔声问道:“恪哥哥,自接旨后,你便一直心神不宁。封官晋爵,得授专征之权,本是喜事,为何你反而忧心忡忡?”

陈恪转过身,握住常乐微凉的手,叹了口气,将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乐儿,你有所不知。此事……太过反常。陛下此举,看似信重,实则将我这资历尚浅的臣子,架在了火炉之上。征伐一国,绝非易事。粮饷筹措、兵员调派、与各省督抚协调……其中牵扯多少利益纠葛?胡宗宪胡部堂坐镇东南多年,威望资历皆远胜于我,由他挂帅,本是顺理成章,可避免无数麻烦。陛下为何舍他而独用我?这绝非寻常帝王平衡之术,我……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想透其中关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确实陷入了思维盲区,被固有的框架束缚住了,只觉得这任命处处透着诡异,却一时抓不住那最核心的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