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哥!"杜小荷看见王谦,眼睛一亮,"快来看,地基验收合格了!"
技术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戴着眼镜,手里拿着水平仪。他热情地跟王谦握手:"王队长是吧?您家这地基打得真结实,比县里楼房标准还高!"
王谦谦虚地笑笑:"应该的,要住一辈子呢。"
技术员又指着图纸说了些专业术语,什么"三七墙地龙保暖"之类的。王谦虽然听不太懂,但看杜小荷认真记录的样子,知道她在替自己把关。
送走技术员后,杜小荷神秘地拉着王谦到一旁:"猜猜今天谁来电话了?"
"龙哥?"王谦猜测。
"省林业厅的!"杜小荷兴奋地说,"说是要表彰咱们狩猎队保护林业生产的贡献,还要发奖状呢!"
王谦有些意外。虽然狩猎队确实帮林场解决了不少野兽祸害,但没想到能惊动省里。
"老支书说,下个月厅里要派人来考察。"杜小荷继续道,"要是通过评估,咱们还能申请专项经费!"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有了官方认可和资金支持,狩猎队就能添置更多装备,甚至扩大规模。王谦正想细问,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王建国扛着锄头回来了。
"回来了?"王建国看见儿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老杜家今天上梁,晚上摆酒,咱们都去。"
杜小荷红着脸补充:"我爹说,趁着上梁的喜气,把咱俩的事也定下来。"
王谦心头一热。在东北农村,上梁是建房最重要的环节,通常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杜家选在这天定亲,显然是要双喜临门。
"狼崽抓着了?"王建国瞥见儿子身后的竹笼。
王谦点点头:"三只,都挺健康。"
"嗯,不错。"王建国蹲下来检查了一下,"记得喂点生蛋黄,能壮实。"
王谦有些惊讶:"爹,您懂这个?"
"早年我也抓过活崽。"王建国笑了笑,"那时候是卖给县里的马戏团,哪有现在这好价钱。"
正说着,于子明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谦哥!龙哥又来电话了!说科研所的人看了咱们上次送的皮子样品,特别满意,要长期合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谦和父亲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这买卖,看来真能做长久。
接下来的半个月,狩猎队进入了忙碌的收获期。李卫国在西山发现了猞猁窝,成功捕获两只半大的幼崽;于子明跟着老猎户的线索,在老秃顶子附近找到一窝狐狸崽;最走运的是刘玉兰,居然在采药时撞见一只落单的小熊崽!
王谦把这些活体幼崽精心饲养在自家后院的临时围栏里,每天亲自喂食、清理。杜小荷则负责记录每只幼崽的健康状况,准备送往省城时的交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