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地方的紧急

“我帮您雇几个人,您教他们手艺,”老板说,“就按您的法子酿,保证原汁原味,不砸招牌。”

小满也劝他:“师傅,这样更多人能吃到您酿的好醋了。”

郭醋匠点了点头:“行,但得说好,高粱必须用咱本地的红高粱,发酵、陈酿的日子一天不能少,少一天,醋就不是那个味了。”

超市老板请了几个村民来学酿醋,郭醋匠手把手地教他们蒸料、制曲、发酵。小满则帮着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是他写的“醋曲村老陈醋”,还有郭师傅酿醋的插画,看着朴实又亲切。

他们酿的醋在超市一上架,就成了抢手货。有人说“这醋有小时候的味道,酸得实在”,有人专门开车来村里买,说要给外地的亲戚带点。

郭醋匠的儿子在城里开饭馆,听说父亲的醋火了,也回来订了一批,说要用父亲酿的醋做招牌菜,“保证客人吃了还想来”。

“以前总觉得酿醋太辛苦,不如开饭馆挣钱,”儿子看着父亲粗糙的手,眼里有点湿润,“现在才知道,这酸香里藏着咱的根,踏实。”

郭醋匠看着儿子用自己酿的醋做的糖醋排骨,酸香扑鼻,说:“根就是实在,不偷工,不减料,酿出的醋才酸得醇厚,就像咱庄稼人,实实在在过日子。”

冬至时,醋坊开始酿新一年的醋,郭醋匠教小满制新曲。曲里加了当地的几种草药,能让醋的味道更丰富。小满学得认真,制出的曲虽然不如师傅的好,却也像模像样,郭醋匠夸他:“有进步,以后这醋坊就交给你了。”

汾河的水流过醋曲村,带着高粱的醇香和陈醋的酸香,流向远方。老醋坊的陶缸依旧在发酵,郭醋匠和小满搅动醋料的身影,在窑洞的灯光里拉得很长,像一首关于传承的歌谣。而那些装在瓶里的老陈醋,带着土地的馈赠和手艺人的心意,走进了千家万户,把一份醇厚的酸香,留在了每一个品尝它的人心里,久久不散。

您对这个关于老醋坊和传统陈醋酿造手艺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