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陆轩看着抽屉里的匿名信,便投入到新一天的事务中。
樊星阁在前期七家大型商户签约的基础上持续扩张,合作态势愈发良好,短短数日又收获诸多积极反馈。宣传持续推进,成员们在街区进一步扩大传单发放范围,视频短片也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意识到,樊星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帮组织,而是一种新的秩序提供者。
然而,随着合作深入,问题也随之浮现。
最先反馈不满的是几家中小商户,他们对樊星阁的收费标准提出质疑,认为相较于以往的“保护费”,如今的合作模式虽然更规范,但成本并未真正降低,反而因为附加条款变得更加复杂。更有甚者,开始怀疑樊星阁是否真的能兑现承诺,保障他们的经营安全。
陆轩深知变革不易,挑战源于人心,因此不会忽视商户的反馈。
“马亮,收集所有合作商户的分布信息和态度倾向。”他在清晨的会议上下令,“我们要知道谁是真心支持我们,谁是在观望,又有谁在背后做小动作。”
情报人员迅速行动。不到两天,一份详尽的报告便摆上了陆轩的案头。
“宏达建材李老板态度中立,愿意继续观察;华丰物流王总反应积极,表示愿意长期合作。”张涛翻阅着资料,眉头却越皱越紧,“但有三家商户明确表示收费过高,甚至有人私下联系了其他势力,试图压低我们的价格。”
陆轩听完,神色未变:“让他们试试。”
“老大,这可不是小事。”张涛急道,“如果放任不管,其他商户也会效仿,我们的信誉会受损。”
“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陆轩起身,走到窗边,“你安排人先去接触那些态度缓和的商户,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我要知道,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张涛点头离开后,陆轩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数字:收入、支出、人力成本、风险系数……每一项都清晰明了,却又错综复杂。
他很清楚,樊星阁的运作早已不是过去那种靠拳头收钱的方式。如今的每一分收益,背后都是团队的协作与资源的调配。若要调整收费结构,必须确保不会影响整体运营,否则只会让整个体系崩塌。
“孙明,财务室。”他拨通电话,“我需要最新的收支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