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盯着电脑右下角的时间,九点二十三分。屏幕上的加密邮件刚读完,马亮传来的舆情汇总里夹着三段社交平台截图,标题刺眼——“樊星阁合规外衣下的洗钱链条”“仰光项目背后的利益输送”“中国黑帮借白皮书漂白”。转发量在短短四十分钟内翻了五倍。
他没起身,也没拍桌,只是把椅子往桌前拉了半寸,手指敲下回车,将邮件标记为最高优先级。
十分钟后,林娜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脸色比纸还白。“已经有两家欧洲客户发来正式问询函,要求我们说明资金审查机制。”她把设备放在桌上,指尖点着一条消息,“还有人说,我们在塞浦路斯的账户和‘清道夫’的资金路径一模一样。”
孙明紧跟着进来,腋下夹着一份装订好的文件。“我查了那几家发布谣言的媒体背景,两个是空壳公司注册的资讯站,一个挂着财经名义,实际背后有陈龙的人脉痕迹。”他把文件推到陆轩面前,“他们想用舆论逼我们自乱阵脚。”
赵宇的影像出现在会议系统屏幕上,身后是总部技术中心的实时监控墙。“我们的海外社媒账号正在被刷负面评论,自动化账号占比超过七成。”他语速很快,“如果不回应,二十四小时内品牌搜索指数可能下滑四成。”
陆轩看了三人一眼,开口:“从现在起,所有人按B级公关预案执行。林娜,你牵头成立应对小组,今天之内出声明稿;孙明配合提供仰光项目的全流程凭证,包括第三方审计编号、审批节点记录、资金进出明细;赵宇协调技术部,准备一份可公开的技术白皮书摘要,重点讲清楚数据备案和合规验证逻辑。”
林娜皱眉:“要不要直接点名这些造谣的?”
“不。”陆轩摇头,“我们不是去吵架的,是去立规矩的。他们要的是混乱,我们要的是秩序。谁先动怒,谁就输了。”
孙明低声问:“万一他们继续加码呢?比如找人假装举报?”
“那就让他们举报。”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四个字:**以实破虚**。“我们每一份合同都有备案,每一笔支出都有追踪,每一次合作都留痕。他们靠编故事,我们靠铁证。真刀不怕假枪。”
林娜点头,转身去起草文案。孙明打开加密硬盘,开始整理证据链。赵宇立即联系技术团队,调取可公开的技术日志模板。
三个小时后,林娜把初稿递到陆轩桌上。声明措辞克制,没有情绪化反驳,而是逐条列出事实:仰光项目的审批周期为四十二天,全程通过当地监管部门在线系统留档;第三方审计机构为国际公认的SGS认证单位,报告编号可查;樊星阁在塞浦路斯无任何账户,所谓资金路径纯属捏造。
陆轩看完,提笔改了最后一段话:“我们理解市场竞争的激烈,但企业成长不应建立在诽谤之上。樊星阁愿接受任何合法合规的调查,也欢迎同行共同制定行业透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