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谣言应对树形象

他合上文件:“就这个版本,不增一字,不减一句。”

声明通过樊星阁全球官网、LinkedIn企业主页同步发布,并由合作律所新加坡分所提交至两地商会备案。所有渠道统一使用中文、英文、阿拉伯文三种语言推送,确保覆盖主要业务区域。

两小时后,第一波反馈传来。德国一家长期合作商回复内部邮件:“贵方回应及时且具说服力,我们决定继续推进二期签约。”迪拜某物流集团负责人直接打来电话:“你们敢公开审计编号,这比一百篇公关稿都有力。”

但也有杂音。一家南美媒体发文质疑:“为何不直接起诉造谣者?”另一家论坛则煽风点火:“越强调清白,越像心虚。”

赵宇看到这些,忍不住问:“要不要再发一轮补充说明?”

“不用。”陆轩坐在办公椅上,目光落在大屏上的舆情曲线,“解释一次是澄清,解释两次就成了辩解。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追着谣言跑,是让事实自己走路。”

他转头对林娜说:“联系徐静,就说我们愿意接受专访,主题不限,内容开放,可以带团队实地考察非涉密流程。”

林娜愣了一下:“真的让她进来?万一……”

“没有万一。”陆轩打断,“真正的实力,不怕看。反而越是遮掩,越让人猜疑。我们既然走的是正道,就不怕光。”

两天后,徐静带着摄像团队走进樊星阁总部。她没问尖锐问题,而是从一份普通合同的签署流程开始追溯。林娜带她参观了报备系统操作界面,孙明现场调出了仰光项目的资金流转图谱,赵宇演示了跨国协作中的自动归档机制。

采访结束时,徐静看着陆轩:“很多人觉得黑帮做不大,是因为规则太野。你们现在做的事,像是在给自己套枷锁。”

陆轩笑了笑:“枷锁?不,那是骨架。没有骨架的肉,堆得再高也是瘫的。”

报道刊发当晚,标题被多家媒体转载:“一家黑帮的自我改造:当暴力退场,制度登场”“他们不用刀,用流程说话”“从街头到规则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