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林向洋,他认识一位香港来的刘老板,背景深厚,路子很野,专门做这类生意。"刘老板就喜欢跟有冲劲、脑子活的年轻人合作。我看你就行!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哥一起去见见刘老板?"
林向洋的心脏"砰砰"直跳。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能让他真正"起飞"的跳板。父亲那句"铜臭"的指责还在耳边,但这反而更刺激了他想要攫取巨大财富的欲望。他要证明,他走的这条路,不仅能赚钱,还能赚大钱!
几天后,在"眼镜"张的引荐下,林向洋在一家豪华酒店的包房里,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港商刘老板。刘老板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微胖,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穿着考究的休闲装,手上戴着一只硕大的玉戒指,言谈举止间带着一种见过世面的从容和生意人特有的精明。他普通话不算标准,夹杂着粤语和英语单词。
他仔细打量了林向洋几眼,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试探他的胆量和灵活程度。林向洋虽然内心紧张,但强作镇定,将在深圳历练出的见识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拿了出来,对答也算得体。
"后生仔,有魄力。眼镜"张跟我夸你,看来冇错。"刘老板吐着烟圈,慢悠悠地说,"呢个生意,风险有,但回报更大。关键要快,要准,仲要识得睇人眉头眼额(还要懂得看人脸色)。你,得唔得(行不行)?"
"刘老板,我愿意学,也敢干!"林向洋毫不犹豫地表态。
就这样,林向洋搭上了刘老板这条"大船"。初始,他只是跟着"眼镜"张跑腿,熟悉流程:如何通过一些特殊关系搞到外汇额度的指标,如何与刘老板指定的香港公司对接,如何将进口来的芯片迅速分销给那些如饥似渴的国内电器厂家。他脑子活,学得快,加上敢打敢拼,很快就独当一面。
财富,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汹涌而至。一笔成功的交易,利润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这在八十年代中期,是一个普通工人几十辈子都挣不来的天文数字。
林向洋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迅速搬出了那个嘈杂的工棚,在罗湖区新盖好的高层公寓里租了一套房子,后来干脆直接包下了酒店的长包房。他扔掉了以前的旧衣服,定制了合身的西装,皮鞋永远一尘不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