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也凑到镜头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国内的冬季海域治理项目已经立项了,北方的渤海湾想引进你们的恒温设备,解决候鸟越冬的食物问题,你要是有空,回来看一眼再去下一站?”
陈凡笑着点头:“等忙完贝鲁特的项目,我就回去看看。”
挂了电话,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
【叮!解决贝鲁特冬季海域低温危机,保障黑海番鸭越冬觅食!】
【恭喜获得奖励:
1. 解锁“东地中海冬季生态治理特级权限”,主导贝鲁特番鸭越冬保护标准制定;
2. 黎巴嫩政府专项合作资金270万欧元,用于设备升级与保护区建设;
3. 获“东地中海冬季生态先锋”称号,叙利亚塔尔图斯、以色列海法发来试点邀约;
4. 解锁“全球冬季海域恒温数据库”,可共享各国低温海域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敲门声响起,周凯和张远走了进来。张远手里拿着份设计稿:“陈总,针对抗寒营养剂,我们研发了‘低温激活配方’,磷虾卵加了之后,在5℃就能孵化,而且存活率能保持在90%以上,下周就能出样品。”
周凯也递过一份报告:“塔尔图斯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问题除了冬季低温,还有海底塑料垃圾缠绕番鸭,我们可以把贝鲁特的恒温模块和利马索尔的微塑清理机器人结合,设计‘恒温+清塑一体化设备’,既解决水温问题,又清理塑料,一举两得。”
陈凡接过设计稿和报告,看着窗外的朱尼耶湾——夜色中的设备还在运转,太阳能板反射着月光,恒温海域里,番鸭的剪影在水面上静静漂浮,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寒风中瑟缩。他想起卡里姆抱着幼鸭的笑容,想起娜丁专员欣慰的眼神,心里满是温暖。
“明天一早去塔尔图斯考察,”陈凡说,“那里的番鸭还在等着温暖的海域,海底的塑料也等着我们清理。只要我们多走一步,这些生灵就能在冬天里多一份安稳,这片海就能多一份生机。”
周凯和张远齐声应下,两人的眼里满是干劲。窗外的地中海,海浪轻轻拍打着码头,像是在为他们的新征程伴奏,冬日的寒意里,藏着即将到来的生机与希望。
从雅典湾的绿海龟,到马尔马拉海、伊兹密尔、安塔利亚、克里特岛、利马索尔、罗德岛的黑海番鸭,再到贝鲁特的冬季恒温守护,凡星的脚步始终朝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方向。下一站,叙利亚塔尔图斯的海面上,又将有新的生态故事,等着他们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