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你说的这个炮兵射击,具体怎么保证步兵跟上又不被误伤?”丁伟举手问道。
“这个问题很好,”刘亚拿起教鞭,“关键在于通讯和协同训练。步兵指挥官和炮兵观察员必须建立直接联系,严格按照时间表推进……”
训练场上,部队针对辽源战役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步兵分队反复演练巷战中的穿墙破障、楼房争夺和火力配合。工兵部队加紧训练爆破和排雷技术。炮兵和装甲兵则着重进行协同射击和步坦联合突击演练。
与此同时,在司令部的一间会议室内,由肖光牵头,几名核心参谋日夜不停地研究着部队改编方案。摊开的图纸上,各种编制构想被反复讨论、修改。
“如果改编成师,每个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以及必要的直属部队,兵力控制在两万五千人左右比较合适……”
“那么军一级呢?下辖两到三个师,再加上直属炮兵、工兵、侦察部队,形成一个强大的战役集团……”
“干部缺口很大,特别是师、军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
几天后,刘亚和肖光拿着初步方案向刘川和聂政委汇报。刘川仔细翻阅着方案,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大体思路是对的。”刘川放下方案,“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苏军或者日军的编制,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数量还是有限,不能像苏军那样配置那么豪华。”
聂政委指着方案中的政工干部配备一栏:“政治工作机构的设置必须加强,这是我们的生命线,不能削弱。”
“嗯,这些都可以再细化。”刘川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把这个方案发给各旅主要指挥员,广泛征求意见。同时,以东北局和军区名义,起草一份报告,将我们的整训情况和改编设想,详细向中央汇报。”
他看着外面操场上正在训练的部队,语气深沉:“改编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能打胜仗。关东军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我们必须尽快把这把刀磨得更快,更利,只是不知道,下次这把刀出鞘,要砍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