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和富华厂合作

离开毛书记家,来到医学院和高俊人聊了一阵。

高俊人也知道了沂溪医院搞免费医疗的事,他也很感兴趣,拉着黄不凡问了很多问题。

虽然如今已经成了潭州人,但高俊人心里还是挺记挂富桥的父老乡亲。

如今在黄不凡的推动下,竟然享受到免费的医疗,的确是件大喜事。

赞赏的同时,高俊人也不忘提醒黄不凡:

“不凡,虽然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但我还是有点担忧,沂溪医院能不能负担起这么大的负担?”

黄不凡无所谓地安慰他,也说出了自己最终的设想:

如今的医疗是以沂溪医院托底,换句话说,也只负担到沂溪医院这个层面。再去上一级医院,免费医疗是不负责报销的。

换句话说,即使病人是去华安县医院,理论上,沂溪医院也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而沂溪医院之下的层面,目前的富桥沂溪两个公社,只有沂溪医院一家,费用的控制也不是太难。

毕竟,现阶段病人的住院费用,药物的价格都不是太高,更多是医生以及检查的开支。

这一部分,就算没有这些免费医疗的病人,照样也是需要的,顶多就是让大家辛苦点多干活而已。

更何况,沂溪医院一开始就是以中医为核心基础,除去少量的确实需要手术之类的病,中医药的支出也并不那么大。

高俊人如今也是两头跑,既要在医学院当老师讲课带学生,又要在附属医院当医生看病,时间上安排得非常紧促,他却乐在其中。

师徒俩聊了一阵,叫上高小鹰就准备回家。临走前,高俊人却叮嘱了高小鹰几句:

“你现在也是有妻小的人,平时做什么事都要稳重点,遇到事情多和黄大哥商量。”

其实这完全是多余,这么多年来,高小鹰对黄不凡已经绝对信任。高俊人之所以还要说,完全就是天下父母心而已。

一路上,黄不凡和高小鹰还在为富溪电子厂的发展讨论,既有的收录机生产线逐步淘汰,全力发展电视机的生产。

同时还要督促好显像管车间的进展,争取在今年底生产出自己的管子,之后还要继续搞彩色电视。

尤其说到通信研究室的事,回去后要立即着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