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铁壁的诞生

“精密轴承装配手感模型”的项目,如同一座陡峭的技术绝壁,横亘在“哲牛”团队面前,消耗着他们本已捉襟见肘的时间与精力。就在李壮团队为捕捉那微米级的手感震颤而绞尽脑汁,张涛在数据迷宫中试图解码肌肉协同记忆的奥秘时,来自暗处的猎手,并未因他们投身于“正途”而稍有仁慈。新的危机,以一种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一次,攻击不再是大张旗鼓的DDoS洪流,也不再是加密一切的勒索风暴,而是针对他们为基金会项目搭建的、临时暴露在外部网络进行数据验证的测试服务器发起的,一次极其专业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渗透。攻击者像一群拥有顶级伪装技巧的变色龙,利用一个伪装成基金会合作方发来的、携带了零日漏洞的“校准数据包”,悄无声息地越过了李壮精心设置的传统防火墙边界。

入侵发生的瞬间,并未触发任何常规警报。攻击者的手法极其高明,他们如同微创手术般,精准地避开所有已知的威胁特征库,行为模式模仿着正常的研发数据交互,缓慢而耐心地在系统内部进行横向移动,目标直指张涛正在构建的、存储在测试服务器上的初期“手感记忆”模型数据,以及更深处的、可能与核心“记忆标记索引”理论相关联的日志文件。

第一个察觉到异常的,并非是监控流量的李壮,而是张涛。

当时已是深夜,张涛正沉浸在对一段老师傅完美装配时的肌肉微电流信号的分析中。突然,他面前那台连接测试服务器的辅助显示屏上,代表模型训练进程的资源占用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违背正常逻辑的微小抖动。就像是平静湖面下,被一条看不见的游鱼扰动的水流。

对于将数据流动视为生命呼吸的张涛而言,这种违背他设定的数学模型的“不和谐振频”,不啻于在寂静的演奏厅里听到了一声指甲刮过玻璃的尖响。

“不对……”张涛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那条曲线,肥胖的身体瞬间绷紧,“有东西……在偷偷读取训练缓存区的中间数据!不是正常进程!”

他的惊呼打破了实验室的沉寂。李壮一个箭步冲过来,看向屏幕,脸色骤变。作为运维负责人,他竟然后知后觉!“妈的!绕过所有常规监测!是高级货!”他立刻扑向主控台,手指在键盘上狂飙,调出深层的系统进程和网络连接日志,试图定位入侵点。

然而,攻击者显然早有准备,清理痕迹的手法干净利落,如同幽灵般难以捕捉。李壮惯用的排查工具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难以形成有效的追踪链条。一种熟悉的、技术被碾压的无力感,夹杂着怒火,再次涌上李壮心头。

“找不到!他妈的像泥鳅一样滑!”李壮暴躁地一拳捶在控制台上,金属外壳发出沉闷的回响。

就在李壮陷入惯性的防御思维,试图加固壁垒、封堵漏洞时,张涛却陷入了另一种状态。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遭遇外部威胁时惊慌失措地保护他的“算法孩子”,而是死死盯着那异常的数据访问模式,眼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攻击者的行为模式,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精准的数据抓取、以及对系统资源极致的“偷窃”效率,在他眼中,仿佛化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记忆访问”——一种恶意的、非法的、试图窃取“记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