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丹炉初启,真理为匙

重新蒸馏出的静心露澄澈如水,滴在试纸上,原本狂跳的试纸纹路(检测精神波动的工具)立刻变得平稳。药剂师惊叹不已:“这简直是变魔术!你怎么知道花粉有斥水膜?”

“我‘看见’了。”林恩笑了笑,将刻着颤音符文的蒸馏器递给对方,“这符文你留着,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试试调整符文的振动频率。”

他的炼金技艺很快在灰雾塔传开,越来越多的巫师来找他定制炼金物品:需要强化防御的骑士,会来求他在铠甲内侧刻上“聚能魔纹”;专注于冥想的学徒,会请他炼制“清神香”,香灰燃烧时能形成稳定精神力的符文;甚至连商队的首领,都慕名而来,求他给运输马车的车轮附魔“减重纹”,让载重提升三成。

每次接单,林恩都不会直接动手,而是先用真理之眼“读”透对方带来的材料:铠甲的金属疲劳度、香料的挥发曲线、木材的纤维强度……这些数据会转化为精准的魔纹设计,确保每一件成品都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极致。

“炼金师不是造物主,是物质的解读者。”他在给学徒的讲义中写道,“当你能听懂石头在说什么,草木在哼什么调子,金属在唱什么歌,你就真正懂了炼金。”

第三章:声名鹊起,魔币自来

林恩的炼金作品,很快跳出了灰雾塔的范围,传到了更广阔的巫师市集。

最初是一批“便携传送符盘”引发的轰动。传统传送符盘需要固定在地面,且传送距离有限,而他在符盘底部刻上了“空间折叠纹”,用真理之眼校准了符文的角度,让符盘能随身携带,传送距离也提升了两倍。更妙的是,符盘边缘的“能量循环纹”能回收传送时的溢出能量,让每次使用的消耗减少近一半。

这批符盘被一个跑商的巫师买走后,不到一个月,“林恩大师的便携符盘”就成了巫师市集中的热门话题。商队用它跨越危险的黑森林,探险者靠它在迷宫中快速撤离,甚至连皇室的信使,都开始私下订购——毕竟谁也不想带着沉重的传统符盘奔波。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灰雾塔的地下工坊。林恩没有拒绝,也没有盲目接单,而是根据材料的供应情况,制定了“限量炼制”的规则:每月只炼三十件定制物品,每件都亲自设计魔纹,确保品质。

“数量多了,心思就散了,对物质的解读会出现偏差。”他对前来催单的商人解释道,顺手将一枚“预警戒指”推过去。戒指上的黑曜石被他刻上了“危险共振纹”,当附近有高阶魔物靠近时,石面会泛起红光,红光的频率还能暗示魔物的种类——这是商人最需要的保命装备。

商人接过戒指,看着石面中自己模糊的倒影,突然压低声音:“林恩大师,有人愿意出十倍价格,买您的‘魔纹图谱’,您真不考虑?”

林恩摇头:“图谱是死的,物质是活的。就算把图谱给你,你看不懂木材的湿度、金属的应力,刻出来的符文也发挥不了三成效果。”他指着戒指内侧的一道浅痕,“看到吗?这处刻痕比标准浅了0.2毫米,因为这块黑曜石有个隐性裂隙,深了会碎——这种细节,图谱上写得出来吗?”

商人哑口无言,只能悻悻离开。

其实,林恩并非刻意保持神秘,而是真理之眼看到的“物质真相”,本就无法用固定的图谱来概括。就像两棵看似相同的古树,一棵的年轮里藏着雷电的记忆(更适合刻防御纹),一棵的树芯吸满了月光(更适合刻治愈纹),这种个体差异,只有靠眼睛去读,靠直觉去匹配,无法量化成公式。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财富积累。一件“完美级”的炼金物品,在市集中的价格是普通品的五到十倍,而他的作品往往能达到“极致级”——即便是最基础的“照明水晶”,经他刻上“光谱调和纹”后,发出的光线能模拟自然阳光,让在地下修炼的巫师也能感受到昼夜变化,单是这一件,就能卖出二十枚魔币(普通照明水晶只需一枚)。

五年下来,地下工坊的角落堆起了一排排沉甸甸的魔币袋。这些魔币并非全是售卖所得,更多来自“解决麻烦”的报酬:矿业公会请他解析矿脉的“元素流向”,找到深埋的精金矿,付给他的报酬够普通人活三辈子;皇家植物园求他炼制“催生剂”,让珍稀药草提前十年成熟,作为回报,他得到了一块来自远古森林的“活木芯”——这种材料能与精神力产生完美共鸣,是炼制“思维增幅器”的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魔币只是副产品。”林恩看着实验台上正在结晶的“记忆水晶”,真理之眼正引导着水晶内部的分子排列成“信息储存结构”。这枚水晶将用来保存灰雾塔的古老典籍,比传统的羊皮卷更耐用,也更便于查阅。对他而言,炼金的乐趣在于“让物质完成它本该有的使命”,魔币的积累,不过是这种乐趣带来的必然结果。

偶尔,他也会用魔币做些“出格”的事。比如买下一片即将被砍伐的森林,只因真理之眼看到那些树木的年轮里藏着“稳定空间”的能量,他想将它们改造成“位面锚点”,缓解之前位面碰撞留下的法则裂隙;又比如资助一群年轻的炼金学徒,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材料,让他们尽情试错——“错误里藏着物质最真实的反抗,比成功更有价值。”

第四章:丹炉映道,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