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识海通神,自然修行

走出修行室时,朝阳正为世界树基地镀上金边。林奇看向种植区的能量麦田,以往需要刻意释放精神力才能感知的植物生长状态,此刻却清晰地呈现在他的“内视”中——每一株麦穗的灌浆程度,每一片叶子的叶绿素含量,甚至土壤中蚯蚓活动的轨迹,都如同投影般显现在识海光球周围。

他明白了,识海的开辟,不仅是能量容器的扩容,更是感知维度的跃升。从此,他与自然的连接,不再依赖外在的植物网络,而是源于自身识海的映照。

第二章:万灵入识,自然万象的精神投影

识海开辟后的第一个满月夜,林奇坐在世界树主塔的观星台,看着月光透过能量罩洒在掌心。他的意识沉入眉心深处,识海核心的光球已扩张到拳头大小,表面的绿色纹路如同叶脉般舒展,环绕的记忆光点则变得更加明亮。

“试着‘装’点东西进去。”他对自己说。

意念一动,观星台边缘的一株风信子被纳入感知。他没有像往常那样读取植物的生命状态,而是尝试将风信子的“完整形态”映入识海——不仅是根茎叶的物理结构,还包括它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在暴雨中闭合花瓣的应激反应,甚至是扎根土壤三年来吸收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活动。如同用意识为风信子拍一部涵盖一生的电影,还要将这部电影压缩成能储存在识海的光点。起初,光球剧烈震颤,仿佛要排斥这外来的“信息体”,但随着林奇不断注入生命原力稳定识海,一个淡紫色的光点终于从风信子体内升起,缓缓融入识海的环绕轨道。

“成功了。”林奇松了口气。当他集中意识观察那个淡紫色光点时,风信子的一生如同快放的影像在识海中展开,甚至能“感受”到它开花时的喜悦,凋零时的平静。

这便是识海的真正妙用:不仅能承载自身记忆,更能收纳万物的生命信息,形成精神层面的“万灵图鉴”。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奇成了最虔诚的“记录者”。

他走进迷雾森林,将百年老杉的生长轨迹、常春藤的攀爬逻辑、苔藓群落的共生模式,一一化作光点纳入识海。每收纳一种植物,识海光球的绿色纹路就会增加一分,仿佛这些植物的生命密码在重塑他的精神核心。

他观察动物的活动:雄鹿争夺配偶时的角斗技巧,山猫捕猎时的潜伏呼吸节奏,蜜蜂归巢时的舞蹈导航系统……这些动态的行为模式化作流动的光带,缠绕在植物光点之间,让识海的“生态”变得更加丰富。

甚至连非生命的自然现象,也被他纳入识海。他记录下溪流冲击岩石的水流轨迹,雪崩时雪块的运动惯性,雷电击穿空气的能量释放方式……这些物理规律化作银色的光丝,编织成识海的“底层法则”,让万灵光点的运行更加有序。

“首领最近总是对着石头发呆。”防御队的年轻队员私下议论,“昨天看了三小时蚂蚁搬家,今天又盯着云飘了一下午。”

楚嫣然却懂。她看到林奇的办公桌上,从未标记过的地图却能精准指出水源位置;听到他随口说出某种草药的开花周期,而这种草药连农业部长王福都叫不出名字;甚至在一次应对变异蝗虫灾害时,林奇仅凭记忆就说出了蝗虫的繁殖弱点——那是他半年前在识海中记录的“昆虫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