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机会他没等到。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突然病倒了,据说是常年征战落下的病根。弥留之际,他把太子熊槐(就是后来的楚怀王)叫到床边,指着地图说:爹给你打下的地盘,你得守好,千万别学那些败家子......话没说完就咽了气,享年也就四十出头。
他这一死,楚国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楚怀王是个典型的富二代,没他爹那两下子,还耳根子软,被秦国忽悠得团团转,最后客死他乡,楚国也一步步走向衰落。后来的人提起楚威王,都觉得可惜:要是这老爷子能多活几年,说不定统一中国的就不是秦国了。
楚威王在位十一年,成绩单相当亮眼:
一、军事上,灭越国大部,败齐国精锐,威慑秦国,把楚国的疆域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东至大海,西至巫峡,南到岭南,北达黄河,成了当时地盘最大的国家;
二、政治上,打击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让楚国从松散联盟变成了铁板一块;
三、经济上,开发江南,兴修水利,让楚国的粮食储备稳居列国第一;
四、文化上,发扬楚文化,让这个标签成了时尚潮流。
《战国策》里评价他:楚威王之时,举江东,灭越,威震齐秦,天下侧目。这评价够高了。
说到底,楚威王就像个创业公司的狠CEO,接手时公司不算顶尖,但他凭着一股子狠劲和清醒的头脑,硬生生把公司做到了行业第一。只可惜继任者不给力,没能守住这份家业。
所以说啊,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光要有能打的君主,还得有靠谱的继承人。楚威王用他的一生证明了打江山难,而他的儿子则证明了守江山更难。这道理,放到现在也一样——不管你多牛,要是后继无人,最后只能成了别人嘴里的当年勇。
参考《史记》《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