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继承皇位,史称明光宗。郑贵妃知道,朱常洛成为皇帝后,自己的好日子肯定到头了。于是,她赶紧改变策略,想办法讨好朱常洛。她不仅给朱常洛送去了很多金银珠宝,还挑选了八个漂亮的女子送给朱常洛,想让朱常洛对自己放松警惕。
可朱常洛对郑贵妃始终保持着警惕。他虽然没有立刻对郑贵妃动手,但也没有给她任何实权,只是把她安置在后宫里,让她安度晚年。郑贵妃见朱常洛对自己这么冷淡,心里很是失落,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
可谁也没想到,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因为纵欲过度,加上服用了“红丸”,突然驾崩了,史称“红丸案”。朱常洛驾崩后,他的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继位后,大臣们再次提出,要追究郑贵妃在“国本之争”和“梃击案”中的责任,甚至有人建议,把郑贵妃贬为庶民,或者处死。可明熹宗觉得,郑贵妃毕竟是自己的皇祖母,而且万历皇帝生前很宠爱她,要是对她太苛刻,会显得自己不近人情。于是,他只是下令,限制郑贵妃的行动,让她住在后宫里,不准干预朝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那以后,郑贵妃就彻底失去了权力和宠爱,只能在后宫里过着寂寞的生活。她每天看着窗外的红墙,回忆着自己当年的荣宠,心里充满了悔恨和不甘。她后悔自己当初太贪心,要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没有参与“国本之争”,说不定自己还能安安稳稳地做个受宠的贵妃红墙艳影:大明郑贵妃的宠辱一生
,享受着万历皇帝的宠爱,不至于落得如今这般孤苦伶仃的下场。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她的野心早已在红墙内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再也无法抹去。
天启元年(1621年),郑贵妃已经五十六岁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曾经的娇俏灵动早已被沧桑取代。她住在偏僻的宫殿里,身边只有几个老宫女和老太监伺候,以前那些围着她转的大臣和宦官,早就不见了踪影。宫里的新人们,要么对她敬而远之,要么只当她是个无关紧要的“过气皇妃”,连请安都懒得过来。
有一次,郑贵妃想出去走走,路过御花园的时候,看到几个年轻的嫔妃正在赏花说笑,她们聊的都是当下宫里的新鲜事,还有明熹宗对哪个嫔妃的宠爱。郑贵妃站在不远处,听着她们的笑声,心里五味杂陈——曾经,她也是御花园里最耀眼的存在,万历皇帝会陪着她一起赏花、写诗,整个后宫都围着她转。可现在,她就像个局外人,再也融不进去了。
更让郑贵妃难过的是,她的儿子朱常洵也很少来看她。朱常洵在万历年间被封为福王,万历皇帝为了补偿他没能成为太子的遗憾,给了他很多赏赐,还让他去洛阳就藩,拥有了大片的土地和财富。可朱常洵到了洛阳后,就只顾着享乐,整天沉迷于酒色,对母亲的处境不管不顾。偶尔派人给郑贵妃送些东西,也只是走个过场,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
郑贵妃知道,儿子之所以对自己如此冷淡,是因为他也在为当年没能成为太子的事情耿耿于怀,甚至觉得是自己当年的“野心”害了他。可郑贵妃心里委屈——她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儿子吗?要是朱常洵能成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他们母子俩就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一个在宫里寂寞终老,一个在藩地无所作为。
天启四年(1624年),郑贵妃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差。她经常咳嗽、失眠,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宫里的太医来看过几次,开了些药,可效果都不好。郑贵妃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开始经常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日子,回忆起万历皇帝对她的宠爱,回忆起他们在后宫里的点点滴滴。
有一天,郑贵妃让宫女把当年万历皇帝给她的那个“金盒”拿过来。她打开金盒,看着里面那张已经泛黄的纸,上面“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字迹还依稀可见。她抚摸着那张纸,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想起万历皇帝当年对她的承诺,想起他们一起在金盒前许下的心愿,可如今,承诺早已落空,心愿也成了泡影。
“皇上,臣妾要来找你了。”郑贵妃轻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郑贵妃在她居住的宫殿里病逝,享年六十岁。她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几个老宫女和老太监,明熹宗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个人来吊唁,连葬礼都办得十分简单。郑贵妃最终被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陵园,这里埋葬的都是明朝历代皇帝的妃嫔,没有墓碑,也没有谥号,就像她的一生一样,热闹过后,只剩下寂寞和冷清。
郑贵妃去世后,关于她的争议并没有停止。有人说她是“祸国妖妃”,为了自己的野心,挑起“国本之争”,搅乱朝政,导致万历皇帝消极怠政,明朝逐渐走向衰落;也有人说她只是个“可怜的女人”,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和权力,却最终被爱情和权力所抛弃,落得个寂寞收场的结局。
客观来说,郑贵妃确实有过错。她不该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而无视明朝的祖制,挑起“国本之争”,导致明朝朝堂陷入混乱长达十五年。她也不该纵容自己的家人和亲信,利用万历皇帝的宠爱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据《明史·郑贵妃传》记载,郑贵妃的父亲郑承宪和哥哥郑国泰,都曾仗着郑贵妃的势力,在外面收受贿赂,欺压百姓,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我们也不能否认,郑贵妃对万历皇帝的感情是真挚的。在万历皇帝孤独、寂寞的时候,是她陪伴在他身边,给了他温暖和安慰;在万历皇帝跟大臣们闹矛盾的时候,是她理解他、支持他,成为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万历皇帝之所以对她宠爱有加,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聪明,更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个能懂他、能陪他的人。
而且,郑贵妃也并非完全是个“坏女人”。她在后宫里,虽然受宠,但并没有像万贵妃那样,为了争宠而残害其他嫔妃和皇子。除了在“国本之争”中针对朱常洛外,她对其他嫔妃和皇子都还算友善。
参考《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