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边关换盐时,故人显踪迹

井边的扁担刚放下,鹿皮囊里的陶片就硌得她肩膀发紧。陈麦穗没停,转身把酸菜瓮往驴背上绑,绳结打三道——上回赵石柱教的,说北地风硬,松一股都可能摔了货。

商队在村口等着,领头的胡商甩着鞭子,眼皮都没抬:“妇人跟去?误事。”

她不答,从囊里抽出陶片,递过去。上面刻着“硝灰比1:8,滴速0.8升/刻”,底下还有一行小字:“滤管三重,碱渣去七成。”

胡商嗤笑:“识字的村妇不少,可懂滴漏的没见过。”

陈麦穗蹲下,从包袱里取出竹管、陶碗、细麻布,三下两下搭出滴滤架。清水灌入,第一滴落碗时,她掐着炭笔在陶片上画线。三分钟,正好十滴。

胡商身后一个驼夫凑近看了眼:“这节奏……跟郡守府铜漏差不了半息。”

胡商脸色变了变,挥鞭抽空一响:“走!但你得押最后一头驴,摔了货自己赔命。”

驴蹄踩上黄土道时,陈麦穗听见驼铃里混着一声闷响,不像金属相击,倒像什么在胸腔里震。她没回头,只把艾草绳在腕上绕了半圈,绳毛边摩挲着皮肤,异样的触感让她微微皱眉。

第三日进陇西隘口,风沙扑脸。她眯眼往前看,商队拐进一处石垒集市,几顶皮帐支在坡上,几匹瘦马拴在桩边。胡商跳下驼,朝一顶黑帐走去,她紧随其后。

帐前蹲着个匈奴汉子,正用刀削盐砖。砖色灰黄,掰开一看,里面嵌着沙粒。

“铁器换盐。”汉子说,眼皮都不抬。

胡商回头瞪她:“你那酸菜,能当刀使?”

陈麦穗不语,搬出一瓮酸菜,揭封。热气裹着酸香窜出来,连风都绕着走。她切了块塞进陶碗,架在火堆上蒸。片刻后,掀盖,酸菜油亮,香气炸开。

戍卒闻味过来,胡商也凑近。她递出两勺,一人尝了一口,眼睛都直了。

“十瓮酸菜,换一驮粗盐。”她开口,“再加硝石残渣,能洗掉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