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氏蹲在墙角,陶罐搁在膝上,正一勺一勺往里头添盐。她动作很轻,像是怕惊了谁,可手却不稳,盐粒撒出来几颗,落在土上,被夜风卷着滚进草缝。
灶房门缝里透出一点油灯的光,照不到她,却让她更不敢抬头。她知道麦穗刚吹了灯,可那屋里静得不像有人,反倒让她心里发毛。
她原想着,偷个方子罢了,又不是偷钱偷粮,顶多被人撞见骂两句,脸皮厚些也就过去了。可她没想到,自己会在这儿抖着手,连一罐盐都倒不利索。
罐子快满时,她听见门轴“吱”了一声。
她猛地抬头,麦穗就站在门口,手里没拿灯,可眼睛亮得像能照进人心里。她没说话,就那么看着她,像是等她说点什么。
赵王氏喉咙动了动,想站起来,腿却软了一下,没撑住。她索性不动了,把罐子抱紧了些,像是那是她唯一的凭仗。
“你这是,打算腌菜?”麦穗终于开口,声音不高,也不冷,反倒有点像平常拉家常。
赵王氏愣了下,没料到是这么一句。她张了张嘴:“我……我家那口子爱吃咸的。”
“哦。”麦穗点点头,“那你这盐,放多了。”
“多了?”赵王氏下意识反驳,“我按你那纸条上的量来的,三钱!”
“三钱是一斤菜。”麦穗往前走了一步,影子落在她身上,“你这罐子,少说得装三斤,盐却只撒了一小撮,连半两都不到。你当这是撒香料呢?”
赵王氏脸一热,没吭声。她哪懂这些,只想着省着点用,盐贵,家里也不宽裕。
麦穗蹲下来,离她近了些:“你要是真想学,白天来就行。纸条我都让人贴灶边了,谁都能看。”
“我不是来学这个的。”赵王氏突然抬头,声音压低了,却带着一股狠劲,“我是来问你,那豆酱的方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麦穗没答,只看了她一眼,然后站起身,转身进了灶房。
门没关。
赵王氏愣了下,犹豫片刻,还是抱着罐子跟了进去。
屋里灯重新亮了,麦穗坐在案前,手里拿着那卷竹简,正一页页翻着。火光映在她脸上,照得她眉头微蹙,像是在找什么。
赵王氏站在门口,不敢再近。她知道那是《食方》,村子里传得神乎其神的东西,说是能让人吃饱饭的秘法。
“你信不信,蒸馍能存七天不坏?”麦穗忽然问。
“我不信。”赵王氏脱口而出,“馍放三天就发酸,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
“那你家那锅,昨天蒸的,今天早上吃的,是不是有点酸味?”
赵王氏一怔,没说话。她确实觉得不对劲,可她以为是自己火候没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