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郡守密使探实情,麦穗以理服人心

“你说。”她终于开口。

“郡守问,你一妇人,何以聚众议事?何以教人识字算账?何以定井位、管粮仓?此非乱政之始?”

她放下炭笔,缓缓起身,拍净手上的灰。目光越过井口,落在远处山路上——一群妇人正挑着水往田里走,扁担颤动,脚步整齐。

“她们挑的是水。”她说,“更是活命的胆气。”

货郎眉头微动。

“大人可曾见过旱季田裂、小儿啼饥?”她转过身,直视他,“我不教她们识字,谁来记每日用水多少?我不让她们算账,谁来分粮不偏不倚?若‘聚众’能让百人不饿死,那这‘众’,聚得值。”

货郎沉默片刻,收回铜牌,塞回袖中。

“你不怕惹祸?”他问。

“怕。”她答得干脆,“可更怕看着人渴死、饿死、病死。怕到后来,连怕都顾不上了。”

货郎低头看那口井。清泉汩汩流出,顺着新修的沟渠流向干田。一只蜻蜓掠过水面,翅膀抖落几点水珠。

他忽然道:“我想尝一碗你们的粥。”

麦穗没说话,转身走向共食灶。她取来一只粗陶碗,盛满菜粥——豆粉混着晒干的野菜,撒了一点盐,热气腾腾。她递过去:“三十人轮炊,老弱优先。这是今早第三锅。”

货郎接过碗,吹了吹气,喝了一口。粥不烫,也不香,却扎实。他一口一口喝完,把碗递还。

“你们……每天都吃这个?”

“每天。”她说,“多加一把灰,防虫;多煮一刻,软烂好咽。饿久了的人,吃东西不能急。”

货郎站在原地,许久未动。阳光落在他肩头,竹篓里的破陶罐静静躺着。

最后,他从怀里取出一块青玉佩,放在井边石上。玉色温润,刻着四个字:智者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