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紫花苜蓿盛·匈奴单于书

北斗斜挂,勺柄指向北方。麦穗站在渠边,手里还握着那支未削完的陶笔,炭灰在指尖留下一道黑痕。她抬头看了会儿星,转身朝苜蓿地走去。

田里的紫花开了,成片连成一片,风一吹,轻轻摆动。她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根须缠在指缝间,湿润而结实。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驼铃声。

胡商耶律齐牵着骆驼从北面走来,衣角沾着沙尘,脸上有长途跋涉的疲惫。他认得麦穗,停下脚步,从背上的皮囊取出一个密封的羊皮卷。

“陇西的陈麦穗?”他问。

麦穗没接,只看着他。

“我是耶律齐,走过七郡八道,换过桑种、奶酪方子,也带过你的农书去草原。”他说,“这次,是匈奴单于托我送信。”

麦穗仍不动。

耶律齐打开羊皮卷,火烤之后,字迹显现:**“闻秦地有种,花开如紫霞,饲马壮筋骨。愿以千匹良驹易之,速复。”** 狼形印泥盖在末尾,没有署名,也没有礼辞。

麦穗接过信,低头看了一遍,又递给身旁刚跑来的囡囡。囡囡一把抓住,眼睛扫过每一行字,脸色渐渐发紧。

“谁让他拿走的?”她声音不高,却带着硬气,“这地是我们一锄一锄翻出来的,种子是我们一颗一颗挑的。他们一句话,就想换走?”

她抽出套马杆,横在胸前,挡住耶律齐的去路。

“你算哪边的人?前脚教我们做奶酪,后脚就把农书带出去?现在又替单于传话?你要真懂这片地,就不会用‘易之’这两个字!”

耶律齐没动,也没辩解。

麦穗伸手按了按囡囡的肩膀,轻声说:“他只是送信的。”

然后她走向田头,从灶边搬来一个小火盆,里面还有余烬。她把整封信扔了进去。

火焰猛地窜高,照亮她的脸。粗麻短褐的下摆被火光映红,腕间的五彩绢带微微晃动。她站在火边,声音清晰:“回去告诉单于,种子,我可以给。但不是用来换马的。”

人群围在田埂上,没人说话。

“要种这草,就得学怎么种。”她说,“派他的人来,一个也行,十个也行。只要肯下地,肯看天时,肯辨土性,我就教。不藏,也不赠。想拿走,先学会。”

有人低声议论。有人说她疯了,千匹马不要,偏要教外族人种地。也有人慢慢挺直了背,眼神亮起来。

麦穗摘下一株饱满的苜蓿,根系完整,叶片厚实。她放进耶律齐带来的空囊里。

“带一株回去。”她说,“让他们看看,这不是神赐的草,是人种出来的。土要松,水要匀,种要浅,护要勤。少一步,都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