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玄冥之盾

“第三!”萧景琰染血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也是决胜之关键!立刻召集城中所有工匠!军中所有善于营造、机关之术的能人!由工部员外郎李矩总领!朕,要给他们看一样东西!”

片刻之后,临时征用的云州府衙大堂。灯火通明,气氛凝重。数十名脸上带着烟火色、眼中透着疲惫却难掩精明的老工匠,以及十几名军中负责器械维护的校尉、老卒,肃立堂下。他们看着御座之上那位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却眼神锐利如鹰隼的少年帝王,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忐忑。

萧景琰没有废话,他强撑着身体,在赵冲的搀扶下,走到临时架起的一块巨大木板前。上面已由擅长丹青的文书,按照他的口述,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装备草图。

“此物,名曰——‘玄冥盾’!”萧景琰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智慧光芒。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草图上。

那并非传统的巨盾或塔盾,而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组合式防御工事!

主体结构:

基座:由坚固木料或缴获的狄兵巨盾拼接而成的巨大弧形面板,高度约一丈,宽度可根据需要拼接,弧度经过精确计算,呈完美的抛物面!

核心夹层:这才是关键!基座夹层并非实木,而是填充了多层特殊材料——

1. 最外层:铺设厚达半尺、混合了粘稠湿泥浆与大量细沙、碎石、甚至粉碎贝壳的“缓冲隔热带”。此层质地松软粘稠,专为吸收、迟滞、包裹飞来的粘稠燃剂球!湿泥隔绝空气,沙石增加重量使其难以流淌。

2. 中间层:一层浸透了防火药水的厚重毛毡或多层浸湿的粗麻布!进一步隔绝热量渗透。

3. 内层:坚固的木板或加厚的皮革,作为最后支撑。

支撑系统:基座下方连接着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坚固三角支架,确保盾面能稳固地倾斜放置,最大程度利用弧度将撞击力导向两侧地面,而非硬抗。支架底部装有简易轮子或滑橇,便于在城头或废墟间快速移动部署!

附属装置:盾面顶端,设计有可拆卸的、如同城垛般的护沿,保护后方操作士兵。盾后预留射击孔和观察孔。甚至设想在大型盾车底部,安装简易杠杆机构,危急时可瞬间将盾面放倒,覆盖燃烧区域隔绝空气!

“此盾优势何在?”萧景琰目光扫过下方听得目瞪口呆的工匠们,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

“一、专克燃剂!抛物弧面结合粘稠缓冲层,最大限度承接、包裹、迟滞燃剂球,使其难以飞溅扩散!湿泥沙石层吸热隔氧,毛毡防火层阻燃,从源头遏制火势蔓延!绝非普通盾牌或水泼可比!”

“二、移动灵活!非固定工事!可快速部署于城墙豁口、关键街口、甚至随军推进!支架轮滑设计,转移迅捷!一盾多用!”

“三、结构坚固!多层复合,缓冲吸能,抗冲击力远超普通木盾!弧形设计分散受力,不易被巨力直接摧毁!”

“四、制造便捷!材料易得!木料、盾牌残骸、泥土、沙石、毛毡麻布、防火药水!城中废墟遍地皆是!无需精铁,无需复杂锻造!关键在结构设计与多层复合填充!”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更盛:“此乃其一!朕还有一物,专为反制其炮车!”

他又指向木板另一侧,那里画着一种结构更加复杂、带着明显远程投射特征的器械草图。

“此物,名曰——‘飞廉弩’!”

草图上的器械,主体结构类似加强版的床弩,但弓臂更加粗壮,绞盘系统更为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发射装置——并非弩臂,而是一个巨大的、带有强力扭力弹簧的杠杆抛射臂!抛射臂末端,是一个可开合的、如同巨大汤勺般的金属或硬木“投勺”!

“此弩不射巨箭!专投此物!”萧景琰指向旁边画着的一个圆球状物体。球体由轻薄坚韧的藤条或竹篾编织成网兜,内里填充着大量灰白色的粉末状物体。

“网兜内,填充特制‘湮尘粉’!主料为生石灰粉!混合大量干燥细腻的沙土、碾碎的贝壳粉!关键——加入少量遇高温或撞击易爆燃的磷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