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刑天与无畏

林绍辉招了招手,让人把旁边那块红白蓝篷布拉开。布料在风里掀动,露出被遮在后面的庞然器具。阳光照在金属外壳上,发出稀薄的反光。

“这就是‘无畏三型’——装甲级重型外骨骼。”林绍辉说着,带着平铺直叙的口吻,指着机体的各个部位。几名技术员绕着机体走动,手里拿着工具和平板,正在做最后的例行检查。

“士兵们喜欢叫它——‘无畏机甲’。”

机体高大,双足着地,膝关节和踝关节处装有粗壮的液压缸。胸部开有数个检修舱门,侧面是一排接口盖板,标注着电源、冷却和数据总线的接入点。背部的动力舱盖半开,里面能看到一圈经防护的热交换管道,微微有暖流从缝隙中逸出。

“它装了一台微型聚变反应堆,”林绍辉继续说明,“体积被压缩到能安装在机体背舱的位置,输出稳定,可以为整连的外骨骼提供供电与冷却接口。”

“换言之,这台机甲能作为移动电站,解决单兵外骨骼对高功率武器的供能需求。”

他指向胸前的传感器阵列:“这里是相控阵雷达,覆盖面广,可以对低空与地面目标做快速扫描,并把目标数据分发给连内所有接入的外骨骼与火控系统。”

技术员打开一个侧舱,露出武器接口和弹舱装置。

林绍辉介绍武器配置:“主武器是雷鸣-02式重型等离子炮,比步兵使用的型号口径更大,冷却与输能系统更强,所以射速也更快。机体两侧装有微型导弹发射舱与数枚巡飞弹发射管,用于远程打击与压制敌方阵地。”

“还有激光防空与主动防御系统,对低空目标也能进行压制。”

他补充道:“这些武器的存在,是为了补足单兵武器的盲区和火力短板,承担非直视的火力、远程拦截和压制任务。”

“它的双足驱动相比轮履或履带,更适合复杂地形,能在没有铺装路面的环境里保持机动。”

一名工程师调出机体的电力分配图和平衡参数,平板上跳出功率曲线和冷却需求。

近处,几名士兵围着机体的脚部检查连接口,另一组人在为试验装填微型导弹。

“在合成营里,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装甲车的位置,但运用方式不同。需要与步兵和无人机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话音未落,技师合上舱门,系统开始进行预热自检。反应舱内传来低沉的风循环声,显示屏上的进度条慢慢走到就绪状态。

沙地上起了薄薄的尘土,“无畏三型”站在前线高点,双足稳稳支撑在不规则的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