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安民与清扫外围

青岛市区,枪炮声停歇后的第二天清晨,一些胆大的市民推开家门,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街上没有了往日鬼子巡逻队的皮靴声,取而代之的是穿着灰布军装、臂章上写着“八路”的士兵在巡逻。他们军容整齐,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警惕,对普通百姓却十分和气。

“老乡,别怕,我们是八路军,打鬼子的,”一个年轻的战士看到一位探头张望的老大爷,主动上前解释。

很快,几张布告贴在了市区几个主要路口,落款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部”。

几个识字的市民围拢过去,有人小声念了出来:“为维持青岛秩序,保障各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自布告张贴之日起,青岛市内一切行政、商业活动,暂依原有章程办理……各外国驻青机构、商行,其正当业务及人员安全,受我军保护,可照常营业……望我全体市民各安其业,勿信谣言,与我抗日军民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布告的内容迅速在市民中传开。

“八路……不让咱们改规矩?”

“是啊,布告上说了,买卖照做,厂子照开,连洋人的买卖也保护?”

“这……这跟以前来的那些……不太一样啊……”

一些原本担心八路军进城后会打砸抢烧的商户,稍微松了口气。外国领事馆和商行也收到了八路军派人送去的正式通知,内容与布告大同小异,强调保护外侨安全和正常商业活动。

在原来的德国总督府,现在的山东军区青岛前线指挥部里,张百川正和谢福治、陈榘、肖桦几人商议着。

“布告发出去了,反应还算平稳。”肖桦汇报着刚收集上来的情况:“大部分商户还在观望,少数胆子大的已经开门了。几家外国洋行,像礼和、怡和那边,也给了回复,表示会遵守我方规定。”

谢福治点点头:“稳定压倒一切。先把人心稳住,我们才能在青岛站稳脚跟。司令员,你这‘一切照旧’的办法,虽然暂时不动那些旧机构和人员,但确实是最快恢复秩序的策略。”

张百川看着桌上的青岛及周边地图,点在市区位置:“市区是我们的基本盘,必须稳住。但青岛不能只有一个市区,外围不扫清,我们睡不安稳,港口也永远拿不踏实。”

他抬起头,看向陈榘:“老陈,扫清外围的战斗可以开始了。先拿哪里开刀,参谋部有方案了吗?”

陈榘拿起指挥棒,指向地图上青岛侧翼的一个点:“司令员,政委,我们认为,首战应该放在即墨,”

“即墨?”谢福治凑近地图。

“对,”陈榘的指挥棒在即墨位置画了个圈:“即墨位于青岛通往内陆的咽喉要道,鬼子在那里有一个大队的守备队,加上伪军一个团,兵力大约一千五百人。工事比较坚固,但相对孤立。拿下即墨,一来可以切断青岛鬼子可能从陆路获得的增援,二来能巩固我们侧翼的安全,三来,可以震慑周边其他据点的日伪军,为后续战斗创造条件。”

张百川沉吟片刻,问道:“兵力怎么部署?”

“我的意见是,动用许友的第三旅主力,配属军区炮兵一团的一个山炮营。”陈榘显然早有准备:“第三旅刚完成整训,士气正旺,打即墨这种坚固据点,正可以检验他们的攻坚能力。炮兵支援是必要的,可以减少步兵的伤亡。”

“许友那边有什么困难吗?”张百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