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深秋沉思与世界伤痕

“是啊,得站起来。”苏源重复了一句,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老陈,我们来盘盘家底,看看接下来该怎么走。”

两人就坐在山坡上,如同当初在训练场上复盘一样,梳理着领地的现状。

优势:

1. 稳固的根基: 粮食储备因新农业技术和噬菌剂的应用得以保障;拥有稳定的水源(华水河)和初步的盐水净化能力。

2. 核心技术: 独一无二的符文技术(萃取釜、恒温箱等),正在转化为生产力;初步掌握了“噬菌剂”的制备能力,对抗瘟疫有了主动权;“新绿幼苗”代表未来生态改造的可能。

3. 资源基础: 发现了石料和赤铁矿脉,实现了基础资源的初步自给。

4. 人力与士气: 人口结构稳定,华夏骨干专业高效,本土领民归属感增强,经历挫折后士气反而更加凝聚。

劣势:

1. 军事短板: 严重缺乏机动力量(骑兵),对外围控制力弱;情报网络覆盖范围不足,预警能力差;士兵装备面对精锐重甲仍显不足。

2. 防御纵深: 核心区防御尚可,但外围资源点防御薄弱,缺乏梯次防御体系。

3. 外部威胁: 明确的敌人巴特尔及其游牧军团虎视眈眈;未知的“白潮”和地底威胁依然存在。

“我原本的计划,是集中所有资源,将符文技术与工业发展结合,快速攀科技树,争取早日进入火器时代,彻底摆脱冷兵器的局限。”苏源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些许无奈,“但现在看来,不行了。外部有恶狼环伺,不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科技点起来,不建立起一支能打能防的军队,我们可能等不到火器成型的那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