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运营改善获认可

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流持续滚动。陆轩坐在主控台前,指尖划过平板,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运营面板。履约率曲线稳定上升,最终停在98.6%。异常件数量下降41%,客服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3秒。

他把页面推给林娜,“找人核实。”

林娜接过平板,转身拨通电话。不到一小时,第一份客户反馈传回。一家机械加工厂的负责人在短信里写道:“上次退货是因为标签错贴,这次全程对接的是同一个员工,问题当场解决。”另一家冷链公司发来截图,显示系统自动推送了装车时间与预计送达节点。

“再联系五家。”陆轩说。

名单是张涛前一天整理的,全是近一周有三次以上发货记录的企业。林娜一条条打过去,对方大多表示流程变清晰了,有人提到“终于不用反复问不同的人”。

赵宇走进调度室时,手里拿着夜班排班表。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执行组A的李强今天轮晚班,他带的新人已经能独立处理工单。”

陆轩点头,“系统有没有报错?”

“昨晚零点十二分,B区扫码枪离线两分钟,备用设备自动切换。”赵宇打开手机日志,“故障已标记,明天检修。”

“通知维修组,别等故障积累。”陆轩说。

孙明从财务室过来,提着笔记本电脑。他把数据导到大屏,“推广预算削减后,单位获客成本下降67%。现在每花一块钱,带来五块八的订单收入。”

“之前呢?”陆轩问。

“不到一块二。”孙明合上电脑,“空壳公司太多,白蹭服务。”

“现在来的都是真客户?”陆轩看着曲线。

“制造业和批发类占新增订单的83%。”孙明说,“他们要的是稳定,不是噱头。”

陆轩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昨天写的八个字:精准触达,闭环管理。他在旁边写下一行新词:**口碑传导,效率为本**。

“准备一份简报。”他对林娜说,“只写三页。第一页放数据,第二页放客户原话,第三页附两张现场照片——一张是执行员跟车记录,一张是客服通话界面。”

“发给谁?”林娜问。

“吴峰。”陆轩说,“还有杨芳那边合作的三家物流协会。”

林娜开始整理材料。赵宇返回技术区检查系统日志。孙明去更新资金台账。调度室安静下来,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屏幕刷新的轻微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