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胡商再至求新种,麦穗提条件换律

油灯的火苗跳了一下,麦穗把最后一块陶片上的字吹干,放进鹿皮囊。她抬头时,阿禾正站在晒场边上,望着村口那条黄土路。

“有人来了。”阿禾说。

麦穗站起身,拍了拍衣角的灰。远处尘土扬起,一匹马慢悠悠地走来,马上人穿着褪色的褐袍,腰间挂个皮袋,手里牵着四匹驮着包裹的马。

是耶律齐。

他到晒场边下马,脸上带着笑,额上全是汗。他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团团雪白的东西。

“这是什么?”阿禾走近问。

“棉花。”耶律齐用手指捻了捻,“西域来的种,耐旱,长得快,织出来的布比麻软,比丝暖。”

麦穗没伸手接,只蹲下身,抓了一把棉花细看。它轻,不扎手,不像麻那样粗硬。

“你要换什么?”她问。

耶律齐笑了:“我要你写的那些东西——你们女人自己定的规矩。”

麦穗站起来,把棉花还给他。“不换。”

耶律齐脸上的笑淡了些。“我知道这种子稀罕。你开价。”

“我不是卖东西。”麦穗看着他,“你是商人,走过八方,见过王侯。我问你,你在月氏王面前能说上话吗?”

“要看什么事。”他小心答。

“那你替我带一句话。”麦穗声音不高,“告诉他们,秦地的女子,能种地,能管粮,也能立规矩。”

耶律齐愣住。“就……这句话?”

“对。”麦穗点头,“你说完,我再给你一册写好的《律注》,不是全本,是关于女子立户、守田、代税的那一部分。”

“可王不会听一个胡商讲妇人之事。”

“你不必让他听进去。”麦穗说,“你只要把话说出来。你走了,话还在。”

耶律齐沉默了一会儿,低头看着手中的棉花。他忽然想起几年前,这个女人拿菜团换他的桑皮纸,说“技术不分远近”。那时他以为她只是个会算账的农妇。现在他知道,她想传的不是技术,是道理。

“好。”他终于开口,“我说。”

麦穗转身走向讲案,从包袱里取出一卷竹简,是她们这几日抄录的《律注·女户篇》。她递给耶律齐。

他又问:“真不要别的?金子?丝绸?”

“我要你知道。”麦穗看着他,“这不是买卖。是你帮我传话,我送你种子。”

她顿了顿,“明日我会让妇人们试种,也会试着纺线。你若愿意,留下看看。”

耶律齐点点头,把竹简收进怀里。

第二天清晨,晒场上聚了十几名妇人。麦穗把棉花分成小团,发给每人一团。

“这东西不能吃。”她说,“但它能织布,做衣,过冬不冷。”

有人皱眉。“这么点,能织几尺布?”

“一亩地能收这么多。”麦穗比划着,“而且不用泡,不用沤,省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