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宝玉悟禅,黛玉心寒

与镇国公府内日渐缓和、秩序井然,甚至因新生命即将到来而暗含希望的气氛截然相反。

荣国府内则是一片愁云惨雾,人心惶惶。

如同被深秋的寒雨浸透,无处不散发着潮湿阴冷的气息。

探春虽以未嫁之身挺身而出,协理家务。

展现出不输男儿的才干与魄力,日夜操劳,弹精竭虑,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贾府积弊数十年,早已是千疮百孔。

加之如今最大的外援王子腾倒台。

各路债主纷纷上门,仆役离心,偷奸耍滑,甚至监守自盗者层出不穷。

她纵然有通天之能,也难以凭一己之力挽回这艘正在加速沉没的破船。

宝玉身处在这日益压抑、令人窒息的环境中。

感受着姐妹们脸上再也无法掩饰的愁容。

尤其是见到黛玉日渐消瘦单薄的身影,以及她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如同江南烟雨般朦胧却深刻的轻愁。

只觉得心中烦闷郁结,却又无处排遣,无力改变。

这日,他百无聊赖,在书房中随手翻捡,无意中看到了庄子的《南华经》。

读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等句子时。

只觉得字字句句都如同醍醐灌顶,直击心灵深处。

仿佛为他眼前这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美好走向衰亡的痛苦,找到了一条精神上的解脱之路。

他一时心魔骤起,神思恍惚,竟提笔在纸上写下一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罢,犹觉意犹未尽,未能尽抒胸中块垒,又恐他人不解其意,便另取一纸,填了一支《寄生草》,其中有句云。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掷下笔,自觉心中那团棉絮般的郁气似乎疏散了些许

浑浑噩噩,也不管笔墨纸砚凌乱摊放,自回怡红院倒头便睡。

这偈语与词稿却被次日清晨前来收拾书房的袭人发现。

袭人虽不甚通文墨,但见其中字眼颓唐,不似吉利话,吓了一跳。

唯恐宝玉又入了什么魔障,忙不迭地拿去给素日与宝玉心意相通的黛玉、湘云等人看。